第105章 糜竺能死心塌地跟隨劉備,為何陳登在劉、呂、曹之間搖擺(2 / 2)

然而和陳登的選擇不一樣,豪族糜氏兄弟的選擇是繼續追隨劉備,在劉備被呂布偷去徐州後,人生可謂跌入萬丈深淵之時,糜竺慷慨資助,加上另送大禮包,把妹妹也嫁給劉備了。糜竺的資助對劉備來說無疑是再生父母。

劉備第一次入住徐州之時,糜竺和陳登兩人都積極協助劉備,之後糜竺繼續跟隨劉備,然而陳登選擇歸附曹操。為何兩人采取截然不同的選擇?

因為糜竺和陳登身份不同,糜氏家族之前是世代經商的,是家產萬貫的徐州大富豪,陳氏家族是世代做官的,陳登是官宦世家子弟。換句話說,糜竺是徐州商人代表,陳登是世家豪族的代表。

大家知道,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社會地位的排序一直是士農工商,商人在政治上處於最末端地位,毫無發言權和存在感。到論拳頭講道理的動亂年代更不說了,大家都朝不保夕,金銀財寶固然重要,但比起生命不值一提,延續家族香火是頭等大事,背靠大樹好乘涼,投靠當地拳頭最硬的人,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最佳保險。

於是糜竺棄商出仕,投靠徐州牧陶謙。陶謙死後,糜竺擁立劉備也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但是呂布在丹陽派人的支持下迅速控製徐州後,陳登不同於糜主。

他本身是官宦世家子弟,政治地位高,沒有必要拿自己家族興旺進行賭博,拋棄一切,跟隨劉備。但是糜竺不一樣,在亂世要保住家產,保住命,就必須依附武裝力量,要他在劉備和呂布兩人中選一個,糜竺肯定選劉備,呂布一看就是走不長遠的人。

糜竺是商人,看待問題自然逃不脫要考慮商業投資回報。那糜竺為什麼沒有選擇曹操呢?從商業角度和當時的行情來看,曹氏集團比劉氏集團更具有吸引力,傾盡家產投資劉備,風險巨大。然而,商業眼光毒辣的糜竺兄弟毅然而然跟隨劉備。

當時曹氏集團是已經形成規模,是資金相對充足的中間企業,劉氏集團是屬於剛剛起步,資金嚴重不足的初創企業,同樣的資金對於劉氏集團是雪中送炭,對曹氏集團那是錦上添花,其投資效果天差地遠,精明的商人糜竺絕對心知肚明。糜竺的投資雖然有賭博的成分,但是回報和風險是成正比的。

而且劉備是漢室宗親,是正統,和劉備相處的人都能看出,劉備是能做大事的人,你看張飛都能看出來,當初他就傾盡家產投資劉備,按結果來說,糜竺的投資相當成功,後期糜竺的地位在劉氏集團無人能比。

分析到這裏,問題來了,呂布死後,陳登應該來說立場是在曹操這邊的,這次他為何又要幫劉備呢?這裏麵其實有個隱藏的曆史背景,三國演義沒有寫陳登和劉備的關係,所以看的時候就讓人匪夷所思。

正史中劉備在徐州的這段時間,兩人經過相處,關係非常好,陳登覺得劉備是能成大事之人,而且是憂國憂民,若劉備接手徐州牧,不但能將徐州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且也能造福一方百姓。

陶謙死後,劉備接受徐州,他是非常看重陳登的。用劉備的話來說,像陳登這種文武雙全、有膽有識、誌向高遠的人,應當去古代尋求,如今社會很難找到能夠和他相比的了。而陳登也是劉備的粉絲,陳登說劉備為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這兩人是惺惺相惜,相互敬重。

拋開家族利益,從私人感情上來說,即使陳登對劉備沒有到舍命相隨的地步,但是如果劉備有危險,陳登父子肯定會出手相助的。何況現在不論是曹操或者劉備領徐州,對陳氏家族都是一樣看重,他們沒有損失。

話說陳登領著父親的命令,飛馬去報,正迎著關羽、張飛,報說,車胄要弄死劉備,而且已經做好準備了。

原來劉備讓關羽張飛先回,自己在後。張飛一聽,什麼,要弄死我哥,便要去廝殺,咱們直接硬剛。關羽攔住,他在伏甕城邊埋伏,去必有失。我們不能主動上當,我有一計,可殺車胄。

這是關羽第一次出主意,那麼是什麼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