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讓太醫毒殺曹操,為何曹操能反殺?細節決定成敗?咱們書接上回。
話說三國第一杠精禰衡,終於死於自己的嘴賤。不過個人倒是覺得禰衡這個人死的有點早了,太可惜了。舌戰群儒的諸葛亮還沒出場呢,大家說,如果讓兩人來個口舌對戰,那肯定很精彩。
咱們再說,曹操聽說禰衡死了,抑製不住自己的興奮心情說道:腐儒舌劍,反自殺矣!
盡管禰衡被殺讓曹操心裏很爽,但冷靜下來後,發現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劉表還是沒有歸順自己,那禰衡不是白死了嗎?所以曹操一怒之下,準備興兵討伐劉表。
頭號謀士荀彧就趕緊勸解:主公,您是咋想的呀?就算要去,咱們也得先滅了袁紹後滅劉備,最後再拿江漢呢。荀彧這麼一提醒,曹操想想也是,可不能這麼衝動,打劉表這事暫時就放下了。
咱們再說董承衣帶詔的事,雖然搞到了名單,但是劉備逃跑了,馬騰回西涼了,任務基本上也算了,但是董承還想著漢獻帝的托付呢,要弄死曹操,天天和王子服等人開會。
其實董承找的幾個人中,除了馬騰和劉備還有點實力之外,其他的人打醬油還可以,都沒什麼用,所以,弄死曹操這事一時也沒什麼進展。但是曹操更加驕橫了,董承也更加氣憤了,一下給氣病了。
獻帝也著急啊,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人,別再一病不起,事情沒人幹了。獻帝趕緊派了一位太醫給董承治病。
這位太醫就是洛陽人吉平,是當時的名醫,吉平天天給董承調治,天天都看得出董承長與短歎,這也太明顯了,心裏肯定有事,但是吉平也不能問呢,吉平的表現算是正常的,但是董承的表現太不正常了,一個把心事天天掛在臉上的人能幹大事嗎?
恰巧趕上元宵,吉平調治董承的病之後,想要回家,董承留他一起喝二兩。本來身體有病,現在剛剛好,應該好好休息,偏偏要喝酒,結果沒喝多少,身體困倦,直接就倒下眯了一覺。
這個董承隻要一睡覺就準出大事,忽報王子服等四人到,董承趕緊把他們接起來,王子服就說,大事成了。董承說,我還沒出手怎麼就成了。
王子服興奮的說,劉表與袁紹帶兵五十萬分十路殺來,馬騰與韓遂帶兵七十二萬從北邊殺過來,曹操派遣許昌的兵馬分頭迎敵,正好城中空虛。此時,乘著慶賞元宵的機會,把相府圍住,殺死曹操,絕對是個好機會。
董承提著寶劍衝進了後堂,抬手一劍剁了曹操,曹操隨手而倒,至此,曹操領盒飯下線,是不是看到這裏很玄幻,有一種看爽文的感覺啊?
其實這就是爽文,因為這是董承喝完酒做的美夢,董承喝點小酒一迷糊,酒精一刺激大腦還挺興奮,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現實裏他唯唯諾諾,美夢裏他重拳出擊,做完美夢太高興,把自己給樂醒了,睜開眼一看,原來是假的呀。
但是嘴裏還在罵著曹賊,曹賊還能是誰呀?不用想,就是曹操了,這不是要壞事了嗎?這一切都看到吉平眼裏,尷尬、恐懼,董承都呆了,這怎麼辦?
如果是曹操,第一選擇肯定是殺了吉平。但是。現在董承真不知道怎麼辦了,還是吉平先打破了尷尬,表達了自己的忠誠,願意為董承效勞,並且吉平還咬下一個手指,發誓夠不夠狠。
董承一看,這哥們狠人呢,我信了,然後拿出衣帶詔,讓吉平好好看看,吉平當即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案,毒死曹操。
因為曹操有頭風病,也是吉平醫治,這真是想什麼來什麼,吉平這個主意,是有可行性的。
但是董承有沒有想過,如果吉太醫說的是假話呢,萬一他隻是想穩住董承,不然董承一著急得殺他滅口啊,殺曹操難於登天,殺個太醫,還不是分分鍾的事,完事他扭頭去找曹操報信,衣帶詔的事不就泄密了。
董承等人乃至於漢獻帝,不都死定了嗎?豬腦子的董承能活到今天,絕對是運氣好,遇到的都是忠心於漢室的人,這運氣真不是蓋的。另外,董承就沒想過自己又沒兵沒將,把曹操弄死了,誰接班呢?
如果換個比曹操更凶殘的上位,漢獻帝恐怕又得回到當年在李傕、郭汜手下的悲慘生活。總之,換誰上位,無論能力強弱,權力都不會直接落入董承與漢獻帝之手,必定形成新的鬥爭局麵。
這個董承就是不動腦子,沒想好後麵怎麼處理,所以,成大事不但要瞻前,更得顧後。打亂一個體係很簡單,但重建一個體係,卻是難上加難。
董承獲得了吉平的方案,非常高興,一個人走入後堂,可是這個時候他傻眼了,看到自己的家奴秦慶童,正和侍妾雲英在暗中說悄悄話。董承看到後就暴走了,這是什麼情況啊?你倆在這給我織帽子呢,來來,我看看什麼顏子,好家夥,還是綠色的,一怒之下,馬上就要殺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