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奇遇寄生種(1 / 3)

“還請徐兄教我。”張遠山並不客氣,連自己的老師都對小蝦米有這麼高的評價,可見其過人之處,自己雖然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但未必真的認識到了,多多聽取正確的意見是一件好事。

“張兄想要重新注釋自己的武道之路吧,其實錯誤的道路一路走到底也未必是錯誤,不過你能下定決心,倒也可行。”小蝦米並沒有直接提出建議,而是先談起張遠山在張三豐的指導下,已經決定讓自己的態度更為進取一點,讓自己的太極守勢增強進攻能力,不再一味地防守,後退,因為有時候有些事情是不能後退的。

“是的。”張遠山當時也沒有想到自己真的就做出了這個決定,想起來還真是如同夢境一般,居然做出了與江芷微生死鬥,這種平時自己根本不可能做的事情。

“張兄恐怕難以頓悟,除非有關係重大之人因你的謹慎而死,不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小蝦米繼續評論到。

“老師也是如此說。”張遠山提起這件事也是有些苦惱,自己並非真武派那些真正的天才,心性方麵想要追求可遇而不可求的頓悟,實在是難上加難。

“張兄擅長專心之道,這並非有錯,但是小蝦覺得張兄認識的太清楚,反而有了知見障,因為張兄認為自己懂得了這些道理,又認為自己適合這些道理,看上去似乎沒有問題,但其實少了一個犯錯的過程,沒有錯誤,你又怎麼知道這是正確的,畢竟武道之路對個人而言是唯一的,張兄隻有在博取眾長之後,才可以確定自己的道理,張兄雖然有著不錯的權衡能力,但是這是這個阻礙了張兄的前進。”小蝦米認為張遠山很理智很成熟,但是他的懂,僅僅是通過邏輯分析,理智選擇的結果,並沒有太多實踐的考驗,或許經過實踐之後他的選擇依然是一樣的,但是卻又已經完全不同了。

這便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認知過程,張遠山從理智得到了太遠的結果,有利也有弊,正如早熟的代價便是早衰。

張遠山聽了小蝦米的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這一點連張三豐都未必發現過,小蝦米說得也未必是真相,但是很值得參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少了這個過程呢?

“張某願意一試,請徐兄指教。”張遠山很快就下了決斷,既然小蝦米提出了這個說法,那麼他就很有可能有解決方案,現在自己並不缺什麼,聽聽又何妨?失敗也不要緊,正如老師所說自己要多嚐試一些事情。

“小蝦有一些普通的劍法,不過倒是挺合適張兄目前的現狀的,張兄可以觀悟這些劍法嚐試博取眾長。”小蝦米說完取出了不少劍法,一邊遞給張遠山一邊介紹。

“這是《萬花劍法》以防禦為主,雖然遠比不上《太極劍法》但也可作為參考。”

“這是《全真劍法》同為道門一脈,是屬於樸拙類型的劍法。”

“這是《正兩儀劍法》,陰陽相生,生生不息,符合道門一脈,是很不錯的防禦劍法。”

“以上三套劍法是比較適合張兄用來觀悟防禦型劍法。”

“然後這套《同歸劍法》隻攻不守,小蝦做了略微修改,讓張兄好好參悟攻擊型劍法。”

“一共四套劍法正好打包賣給張兄,意下如何?”小蝦米介紹完畢,江芷微看著這四套劍法也是兩眼發亮,考慮著下一次是不是也要兌換過來看看。

(這貨是不是打劫了整個金庸世界啊。)孟奇雖然已經很大程度認定小蝦米是從金庸世界穿越過來的,但是沒想到他居然能得到這麼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