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部落酋長家的座上客(2)(1 / 1)

在一部分高山和沙漠地區的部落裏,男人們慣於在身上塗一層叫“尼拉”的藍花汁,遍身是藍色。它既可起到禦寒的作用,又可做進行自衛的保護色。曆史上,部落之間互相討伐和兼並的戰爭迭起,一旦戰禍降臨,很多人身受其害,隻好流離失所,逃進深山。他們身上的藍花汁與山岩的顏色相近,作為保護色,便於隱蔽,有助於逃脫來犯部落兵的搜捕。

也門部落具有好客的傳統,我們在哈希德部落參觀訪問期間,處處受到了熱情歡迎和盛情款待。有好多次我們下榻在哈希德部落的村鎮,當地酋長就把部落民集合起來,組織夾道歡迎。他們打著手鼓,吹著喇叭,舉著腰刀唱歌跳舞。當歡迎儀式達到高潮時,他們就朝天鳴槍。一時槍聲大作,歡呼聲震天,人群沸騰,整個場麵熱鬧非凡。然後,主人將我們引到寬敞的大廳。我們是入鄉隨俗,按部落的風俗,進廳前先要脫鞋。進入鋪有地毯的大廳後,賓主盤腿席地而坐。寒暄過後,主人再次對我們表示歡迎,請我們品嚐各種小點心和糖果。大廳中間一般都放著又長又高的水煙壺,也門人稱之為“馬達阿”,在座的人輪流抽吸。他們熱情地請我試一試。在主人的盛情之下,我接過了水煙壺吸管。煙壺管長達10米,吸管頭用木頭製成,煙壺內放著煙葉、木炭和檀香,與一個小水壺相連,吸起來咕咕作響,有一股香味。由於大家不停地抽吸,大廳內充滿濃烈的煙味和檀香味。

哈希德部落各地酋長都把我們視為貴賓,盛情款待。每到一地,部落酋長便會下令殺牛宰羊,大擺宴席。他們說,部落中最有名的是烤全羊,而其中最珍貴的部分是羊頭。他們總是把羊頭敬獻給主賓。大塊大塊的清燉牛肉和檸檬燉雞也是部落的名菜。此外,還有羊油炒米飯、阿拉伯大餅、洋蔥拌辣椒、生菜、蘿卜、黃瓜、西紅柿、水果等各種食品,非常豐盛。所有招待用品幾乎一次性上完,擺在大廳中央的地毯上。我們學著主人的樣子,席地而坐。用餐時,既無刀叉,又無筷子,全用右手手指撕肉取食,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並在一起抓米飯,謂之“抓飯”。飯後用香皂和清水洗手,主人把大廳中的食物撤掉。然後我們再次進入大廳席地而坐,主人捧上奶茶、薑湯或紅茶、咖啡。他們說,這些飲料有助於消化。伊斯蘭教把酒類視為禁物,虔誠的穆斯林從不飲酒。在他們看來,飲酒即為犯禁,必須判罪。在外交場合如需祝酒時,則以橘子水、可口可樂或礦泉水之類飲料代替。

在哈希德部落酋長家中做客時,他們問我喜歡哪一種飲料,我總喜歡喝點也門咖啡。這種咖啡醇香味濃,被稱之為“阿拉伯比克咖啡”,也就是阿拉伯咖啡,又叫小果咖啡。據史料記載,咖啡原產地為埃塞俄比亞,15世紀傳入也門,1658年由也門傳入錫蘭,即現在的斯裏蘭卡,1696年傳到印度尼西亞,1715年傳到海地,1727年才傳到巴西。現在巴西雖被譽為“咖啡之國”,但其咖啡質量遠遠不及也門咖啡。20世紀70年代,也門領導人將一袋也門咖啡送給鄧小平,鄧小平品嚐後讚不絕口。在哈希德部落逗留期間,我曾參觀過咖啡樹。這是一種常年青植物,樹身不高,長到5-10年時產量最高,結果期一般為30年左右。也門人把咖啡加工成咖啡粉和咖啡殼,並非常喜歡煮咖啡殼喝。他們把咖啡殼放在開水裏煮成粉紅色後放上糖,喝起來別有風味。

1996年,作者(右一)出席也門部落酋長家的咖特聚會。

對從未到過也門的人來說,咖特是一種鮮為人知之物。但凡到過也門的人,咖特便是他們的熟知之物。而對於也門人來說,咖特不僅是老幼皆知,並且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備之物。

我在也門工作時間較長,不僅看到地裏長的咖特和市場上賣的咖特,而且不止一次地嚼過咖特並與有關專家探討過咖特。因此可以說,我對也門的咖特和咖特現象有一定了解。

咖特是一種帶有麻醉物質的植物,它的枝頭嫩葉具有麻醉作用。據專家考證認為,咖特傳入也門後,人們摘其嫩葉用來燒水飲用,就像泡茶一樣。因此,那時候人們把咖特稱為濃茶,又稱阿拉伯茶,還有人稱它為咖特咖啡。後來,人們為尋求刺激,才逐漸形成嚼咖特的習慣。

人們用來咀嚼的咖特是咖特樹上的嫩葉,每枝隻摘頂端3-4片嫩葉,用手指彈去塵土,不用洗滌,放在嘴裏嚼來嚼去。嚼咖特也算是一門技術,會嚼的人隻咽下嫩葉中的汁液,剩下的渣滓留在口舌中,形成一個鼓鼓的圓包,然後再慢慢地從中汲取汁液。因此,也門人把嚼咖特叫做“儲存咖特”。剛開始嚼咖特時,其汁液味似綠茶,有苦澀的感覺。如果繼續嚼下去,其汁液轉為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