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按照這裏的風氣,女孩子十四五歲的就要開始議親,十五六歲的就要嫁人了。

也就是說她們姐妹三個除非是招贅婿,不然以後都是要嫁人的。

不過既然李柱子和錢氏有這樣的誌向,李秋池自然是支持的。

他們湊在一起商量了很久,初步定下來要蓋新房子的時候,最少要蓋六間臥室,家裏的孩子一人一間,李柱子錢氏夫妻住一屋。

此外,廚房也要配一個,會客的堂屋也要,李秋池還提議要建一個洗浴間,雖然沒條件建現代那樣的衛生間,但隔一個屋子出來洗漱洗澡也是挺方便的。

除此之外,錢氏還提議院子要大,她要在院子裏種菜吃。

至於其他的屋子,比如放黃豆的放幹豆腐皮,放糧食的也算了一間。

原本牛棚也是要搭建一個的,但李柱子決定就在他們家旁邊的空地上緊挨著現在的房子建新房子,也就不用搭建了,讓牛和驢子住在現在的牛棚裏就行。

這樣緊挨著建新房的話,原來的舊屋子也可以拿來用,裏麵的作坊,烘烤房也能繼續用,不用再單獨建設和挪窩。

幾人七聊八聊的,算一算那麵積,最少的都要半畝左右,按照一畝地有六百六十六平的麵積算,半畝就是三百多平。

隻是住人和在院子裏種點菜,那是夠夠的了。

算完了麵積,又算了算錢,現在有的十八兩銀子那是遠遠不夠的。

還是得掙錢,掙多多的錢。

蓋房子的事情說到這裏也說得差不多了,就等什麼時候積攢夠了錢就什麼時候動工就行。

現在,她們還要擠著住一段時間。

坐在一旁的彭冬她們聽到這裏,很是愧疚,她們也清楚,李家這麼迫不及待的蓋房子,都是因為她們的到來引起的。

雖然彭冬她們幾人的到來給李家帶了了點住房上的麻煩,但也是她們的到來,給她們家帶來了更多的便利。

首先就是做飯的問題,之前還說要去村子裏請一個婦人來幫忙做飯的,江婆子來了之後,見桂花和小桃花兩人做飯,連忙就去幫忙。

就這麼一來二去的,在廚房裏做飯的活計就落到了江婆子的頭上,她不僅做飯,還把喂雞喂牛喂兔子還有驢子的活計也給攬了過去,她的孫女如夢,也跟在她身邊跑前跑後的幫忙。

至於彭秋和彭冬,也跟著學了兩天壓豆腐和做豆腐皮之後,也加入到了她家的作坊裏開始幹活。

她們兩個都是聰明而且手巧的,幹了四五天慢慢的熟悉起來之後,她們的速度就趕上了在她家做了好幾個月活計的幫工。

引得那兩個婦人幫工每天都在一種緊張中度過,就怕錢氏把她們給辭退了。

也是因為有了她們的加入,每天可以做出來的豆腐皮都很多,沒幾天就積攢了半屋子。

祁關祁老大手底下跟著季泗走了幾個人,他又招攬了幾個新人參與進來,依舊和年前一樣的,把弟兄們分配到各個地方去賣豆腐皮。

不過因為這豆腐皮耐放,他十天半個月的才來一次,每次來都要帶走滿滿一車的豆腐皮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