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星在書院門口和夫子還有同窗們一一道別,李秋池她們站在一邊等了很久,他才過來準備出發。
回去的路上,顧母坐在顧文星的馬車上和他說著悄悄話,有馬車和牛車行在路上發出來的聲音,再加上跟著李秋池一起坐牛車的顧文萱一路上嘰嘰喳喳的說話聲,在後麵的李秋池對顧母和顧文星兩人的說話內容一點也不清楚。
顧母問:“文星,剛才我一直沒問你,你鄉試考得怎麼樣了?”
顧文星趕著馬車回道:“都是我懂的題目,上榜應當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顧母的身上瞬間迸發出了一陣強烈的喜意:“真的?”
“沒有把握的事情,兒子從來不說。”
顧母激動得手足無措:“太好了太好了。”
說著,她便喜極而泣起來,一雙眼睛紅紅的:“我就說,我兒子是文曲星下凡,一定能考上的。”
“我能考中,也有母親一半的功勞,若沒有母親堅持辛苦掙錢讓我讀書,我也沒有今日。”
顧母豎起手指放在嘴巴前麵:“噓噓噓,別說別說,好事說多了就不靈了,你給我透了個底,我就已經很高興了。”
顧文星無奈:“那好吧,不說了。”
顧母拿出手絹,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提親的東西,我陸陸續續的已經準備了差不多一半了,既然你有如此的把握,那我明天開始就放開手去準備了,備齊了之後,等咱們家接到了喜報,就立馬去提親。”
“好,多謝母親為我操勞。”
“這都是為人母親應當做的,可惜你爹早早的便不在了,不過他若是泉下有知,想必也是會為我們高興的。”
“我回去就給爹上香。”
“好。”
四人兩兩分組,一路上倒也有說有笑的。
因著李秋池的牛車上還拉著顧文星的行李,她便趕著牛車跟在馬車後麵去了顧家。
隻是一路上,都有不少柳樹村的村民跟在後麵看熱鬧。
等她們到達顧家門口的時候,四周已經是人滿為患了。
柳樹村裏唯一的秀才,準確的說是這十裏八鄉唯一的一個秀才考完鄉試回來了,得到消息的人自然要來湊湊熱鬧。
更有家長抱著孩子,使勁的往裏麵擠,想讓自己的孩子也沾沾顧秀才的才氣。
人多除了擁擠之外,還有有好處的,起碼李秋池不用搬行李,知道了她牛車上的東西是顧文星的之後,那些熱情的柳樹村村民就七手八腳的過來把牛車上的東西一次性搬完了。
顧家三人被村民們圍了起來,牛車上的東西也搬完了,李秋池便趕著牛車,一點點的挪出來。
人群中的顧文星看到李秋池要走,連忙朝幾位族老賠禮:“各位爺爺,請等我一刻鍾,我還沒謝過幫我運行李回來的那李姑娘。”
“去吧去吧。”
顧文星擠出來,追上了李秋池的牛車,隻是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和李秋池多說什麼,隻壓低了聲音說了一句:“等我來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