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華晚上下工回來還沒來得及吃晚飯,就被媳婦閨女一臉神秘地拉去了房間。

等他看到了桌上的人參的時候,露出了跟陳秀禾一樣的同款震驚表情。

於是,令月把上午跟她娘說過的說辭又重複了一遍。

他閨女是觀音娘娘座下的送財童子投生的吧,怎麼運氣能這麼好。劉少華一臉感歎的看著自家閨女,雖說讀書人不該過分迷信,但他怎麼越想越覺得是那麼回事。

對於陳秀禾和令月說的,明天要和他一起去鎮上這件事,自是滿口答應。

然後他又跑出去和爹娘偷偷的說了這件事情,並再三叮囑他們不要把此事說出去。

老兩口也是一陣興奮,馬上保證不會把此事透露半分出去。肉要埋在飯底下吃,財要偷偷的發,這種淺顯的道理他們還是知道的。

劉老太直說菩薩保佑,這是菩薩看他三兒子受了罪才保佑他們家得了這麼大的機緣啊,劉老太對自己小兒子那是完全濾鏡拉滿。

一切就緒後,一家人帶著滿足與喜悅美滋滋的睡下,進入甜美的夢鄉。

第二天一早天剛亮,劉少華把人參小心的收進包袱裏,拉上女兒去村長家借了驢車往鎮上趕去。

農村有趕集的習慣,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小集是去鄉裏趕,大集是去鎮上趕。每次趕集,村民們會帶上自家的禽類、蛋類、果蔬類等一些吃不完的新鮮的農產品去市集裏賣。

而趕集的時候,村長他大兒子會趕著自家的驢車送村民們,坐車每個大人收兩文錢,小孩收一文錢。

今天不是趕集的日子,所以劉少華去借驢車每次都是要支付二十文錢給村長的,算是包這驢車一天。

倒也不是不能走路去,但是向陽村離武鳴鎮算比較遠的,走過去可能得要兩個時辰。

鄉裏倒是離的近一些,但鄉裏那家醫館名聲不太好,收費貴醫術也不咋地,有認識草藥的村民挖了草藥拿過去賣,價錢比鎮上要少快一半。

所以很多人寧願繞遠路去鎮上,也不願意去鄉裏那個醫館。

聽說這麼些年還能把生意做下來,是因為背靠著鄉裏最大的富戶,人家是不愁沒錢的。

這大熱天的,又帶著孩子,要走兩個時辰,劉少華才不願意受這個罪。

令月不是很喜歡坐驢車,古代的路不是很平,車輪子也沒有現代的那些減震功能,每次坐她整個人都要被顛得散架了。

顛了約摸半個多時辰,就在令月整個人都蔫了的時候,終於遠遠的看到了高聳的城門。

劉少華把驢車駕駛到城外寄存牲畜的地方,這裏有專門做寄存生意的商人,不少其他村裏駕駛牲畜的人都會過來存一下,去城裏買完東西再來牽走。

存一個時辰兩文錢,期間還會幫著喂草料。聽說是在官府專門登記過了的生意,所以倒也不怕自己的牲畜丟了。

劉少華交了錢,領了一塊登記著他牲畜信息的小木牌,把它妥帖地放進懷裏。

一低頭看自家閨女萎靡不振的樣子,不由搖頭失笑。遂彎腰把她抱起來,讓她坐在自己懷裏。

令月不由有點臉紅,雖然她靈魂是個大人了,這身體還是個小孩,可真是不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