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重心(1 / 2)

惠嶷說:“是啊,這就是我剛才想說的第二個當務之急,也是我們重心的轉移。最近教內的事情太多,你們剛才不是擔心,而為什麼我說我們不怕華嚴宗麼?因為我們還有個盟友淨土派。你們大概了解一點,我前段時間一直與淨土派聯絡,邀請他們進京。淨土宗的掌門就是曇鸞大師,家也是五台山的,和華嚴宗的起源是一個地方。這個曇鸞很了不起,十年以前隻是一個五重境界的五台山大俠,可如今,他的武功已經高過老衲了。”

哦!這麼厲害呢?曇鸞的大名,在座的諸位多少聽過一點點。現在他人還未到京城,但是洛陽的東南一帶,以及西北一帶城邊的寺廟,好多已經歸附淨土派。而且淨土宗的寺院前來燒香許願聽講的都是最底層的百姓,深得窮人的信賴。可見淨土宗在爭奪信眾資源方麵,與洛陽中心的宗派完全打個差異化,與靠皇家、王公貴戚供奉的寺院完全不同。大夥都聽說此人武功進步神速,沒想到聽大方丈的意思,現在至少達到七八重,已經跨入劍客的境界。

淨土宗之所以能在京城發展迅速,除了他們差異化的策略之外,也得益於與惠嶷小乘派的合作。惠嶷和曇鸞很早就認識,終南論劍之後,黃昌機從跋陀少林寺出來,便找到曇鸞商議陰陽宮複興的事情,不過不知聽了曇鸞什麼建議,中屍遁入空門,重拜跋陀學習小乘教法,開辟小乘宗。但是京城佛教學派林立,小乘宗的雖然教義嚴謹,不過太過深奧,無論官宦或者平民都不太認可。尤其受到華嚴宗的威脅。他這才約請曇鸞進京,打算繼續擴大地牌。

有了淨土宗的幫忙,小乘宗在京師的發展十分迅猛,京城周邊一些不被重視、沒有派別的廟宇已經很多名義上歸了小乘宗,當然暗中與淨土宗有協議,對內倆家按協議瓜分領地。

隻聽惠嶷繼續說:“嵩山論劍在即,我已經邀請曇鸞師弟來京,我要和他繼續探討我們在京師的發展大計,因此教內的事務智藏師弟全權代理我。所以你必須從太學院抽身回來。”

杜紹說:“大長老師兄回來,那太學院陰符經的事情怎麼處理好呢?”

張遠遊說:“我看陰符經的事情,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有著落的事情。那邊就留杜師弟的族弟杜弼執事、以及你的女兒杜嬰來辦就可以。尤其杜嬰現在是那個勤工學生孫雲的助理老師,正管著他們整理書籍的事情,這樣無論是整理完畢,或正在整理,我們第一時間都能知道進展情況,由杜嬰負責聯絡,我看可以控製住局麵。尤其那個孫雲也一定參加比武,那麼整理書籍的事情,至少也會放一放的。”

中怪說:“我看如此可行,注意一點的是,讓杜嬰多保持與那個孫雲接觸,這樣她有師生名分的便利,最容易保持局麵主動。”

杜紹與其他幾個人相比,多少學過一些兵書戰策,他總覺得今天的一係列決定有些不妥,似乎為陰陽宮埋下禍根。可是這是大方丈定的決策,大長老二長老支持,自己地位沒那麼高,又說不出什麼來,隻好點頭說道:“大方丈和大長老的話,貧道記下,一定安排照做。”

與此同時,城西融覺寺。曇謨最端坐在蒲團之上,禪林寺的道弘和靈覺寺的保真,以及幾個首座弟子左右相陪。曇謨最說:“我們安排在太學的眼線,做的怎麼樣了?我聽董舒說,太學藏書閣有換了一個勤工。這個孩子有什麼背景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沒有?”

道弘說:“大長老,我們已經安排了。這個新勤工叫孫雲,此人沒有什麼大的背景,他和汲縣新中鄉的幾位子弟一同考入太學。要說隻得注意的,他算是江湖人士的後代,因為這幾個孩子的爺爺曾經是比較正義的老俠客田恒。田恒因為十年前的陰符經秘籍的事情,被北怪或者什麼人滅門,所以孫雲或多或少聽說過陰符經的秘密。不過這個孫雲比普通的孩子多少有些不同,他現在大概在三重二期的境界,不算頂級的天才,但也算是優秀的苗子。尤其這個孩子分析的能力十分不同尋常,前些日子他們幾位師兄弟不知什麼原因結識了禦史台,和毛逵博士也弄的很熟,他們曾經幫助禦史台趕赴徐州,破獲了幾個案子,心中小有名氣。此外,他當上勤工之後,做了一件另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曇謨最抬頭看了看道弘,想象不出一個孩子能做出什麼,便隨口問了一句:“哦,什麼?”

道弘繼續說:“我剛才說了這個孩子善於分析推理和觀察,他剛來便看出來有多少雙眼睛盯著藏書閣,大概都是為了尋找陰符經。所以他把整理完畢和正在整理的書籍彙成了一個花名冊,放在最明顯的位置。結果,讓所有有機會進入藏書閣四樓書庫的人都知道,他們現在整理書籍的進程,以及是否已經翻到陰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