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一到,李辰和惠延開始上場戰鬥。兩個人都是武林門派的師承,因此都是在進行著招式、套路技法的比拚,隻是他們都沒有達到此類型的最高峰,因此他們其實比的是誰空間更大,誰的領悟最強。隻見場上一會兒李辰以我為主發難強攻得分,一會兒對手看準空隙偷襲得手,倆人全神貫注,緊盯對手、比分焦灼、大汗淋漓,轉眼間總比分已經一比一平。
進入到第三局比賽。李辰知道這個時候隻有堅持、隻有耐心、隻有減少無謂失誤才能不敗,因此他不再輕易進攻,看是一些機會,比如對方進攻未得手的空當,如果覺得這個空當沒有把握,或者認為是個圈套,他都耐心的放棄、再等待。而一旦機會成熟,他也絕不放過,一定以豐富的進攻組合瓦解對方的防禦,並直至取得分數。惠延則招招不手軟,看到空當即刻突襲,雖然大多數沒成功,但也偶爾得分並有效的抑製住李辰的進攻。
場下慧育說:“道兄,我看李辰使用的一些招法與你的無極劍很像啊。”中嶽大俠點頭。
子攸問:“趙國師,無極劍我好像聽說過這個大名,你們師門祖傳麼?”
趙靜通說:“是啊,無極武功包含了心法、劍法、掌法等,最早可追溯到黃帝時代,由混沌老祖傳授無極祖師創立,王玄甫於白雲上真處受得,再由真人王玄甫傳成公興,由成公興正是命名立號,最後由師祖寇天師傳下來。無極劍原來也叫青龍劍。核心是以十二地支及十二屬性編製成無極十二型,講究靜中有勢,動中有法。”
這時,看台之下一處人群中,有幾個人正看著比武,為首長者四十左右,他身邊幾個少年二十歲上下,是某地出線的舉子,金穗銀穗都有。隻聽長者說:“武功一道,就施之快慢而言,要動迅而靜定,抑揚而頓挫,你們看台上那個年輕一點的選手,他所使用的劍術應該是道家無極十二型,它的特點是動如濤、靜如嶽,極其講究武韻。中嶽無極十二型與我們六合形意十二式相比,雖然都有以模仿動物的特性為要領,但風格大相徑庭,我們講究以拙勝巧,以快擊慢,以剛摧柔。天下武功,依動靜武韻無非分成以靜製動、以快擊慢、動靜頓挫、和動靜恒變這四種。太極等屬於第一種,我們形意和少林等屬於第二種,無極等屬於第三種,自然與八卦等屬於第四種。這幾種之間無分仲伯,就看誰臨場發揮好,底蘊足。我看這個少年必是出自名門,下月國賽,你們遇到他,一定小心。”
眾人不住點頭,不過也有不服氣、表現出不削一顧的神情,尤其中間英俊少年。長者似乎看出來,又補充一句說:“你們是不是看台上少年年紀稍微比你們小,招式比較稚嫩,沒有你們成熟?那就錯了。別看他小,但他的吸收能力卻是特別強,你們仔細注意,他每失誤一次便記住一次教訓,增長一分經驗。而且失誤了毫不氣餒,勝利了並不得意,這種意誌才難能可貴,最可怕,這些細節你們一定要格外留心。”少年隻好點頭稱是。
場上,李辰似乎更幸運,驗證了許多人的判斷,也可能惠延為了保存了實力,結果雙方四平後,最後一劍李辰率先尋到戰機,以微弱優勢取勝。鑼聲想起,場下雷動,太學院出了第一個金劍武士。李辰擦汗致謝,跳下擂台,酈影、鄭冰、美儀等圍住歡呼。
接著是曇洵對吳邵的比賽。曇洵不愧如慧育所說,滿場比賽,顯得十分輕鬆,以二個五比一獲勝。元子攸對著慧育點點頭說:“僧稠的弟子果然厲害,一定是今年比賽奪冠熱門。”
太學中賀拔緯第三個登場,他是孫雲師兄弟以外的學生,代表了另一個類型家族。他的父親是賀拔嶽,早年在京學習以及卒業在宿衛任職期間,與武衛將軍費穆關係甚密,後為朔州軍主,剛剛升任邊關一個偏將軍。賀拔緯認費穆為義父,與費穆幼子費荊一同念書。費荊沒有出線,被費穆訓斥一番,今天有義子的比賽,費穆特來觀看助陣。陪在費穆身邊坐的是衛將軍穆紹的堂兄直閣將軍兼武衛穆建,他是爾朱榮的妹夫,當年爾朱榮在京城以質子身份擔任直閣將軍下屬‘直寢’一職時候,他們三人關係極其緊密,他們同屬於皇城禁衛軍。
穆健說:“朗興,你的義子不錯呀,已經晉級決賽,今天要是發揮好,能拿了金劍,更出彩了,這個阿鬥泥父子文武全才,什麼時候來京城一定讓他請客。”阿鬥泥是賀拔嶽的字。費穆道:“晚興,你說的對。可惜,賀拔緯和費荊從小在一起,一同讀書,一同上太學,差距怎麼這麼大。”穆健和費穆倆人關係好,名字有個穆字相同,表字也都有同一個興字。
穆健說:“也不全是,我看荊兒是偏重經學了,現在朝廷重文輕武,荊兒若文學有成,將來或許做個清官,不更是好事麼。”費穆說:“話是如此,可惜辱沒我們家風了。再說,憑什麼他們文官寸功未立,隻在廟堂之上咬文嚼字就能封侯進爵,而我們武官職位常年不變,晉級無望。你我都是手下帶弟兄的人,大家跟著我們混,不圖個升官發財,憑什麼給我們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