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曰:怪者,異也。論衡曰:詭於眾而突出為怪,是說怪異無稽,荒誕離奇。《博物誌》有金之怪為饕餮,火之怪為貔貅,木之怪魑魅;水之怪魍魎,土之怪賁羊。
因此江湖劍俠圖中有五怪一說,饕餮貪婪應西怪,貔貅凶猛為南怪,魑魅恐怖說東怪,蝄蜽魅惑言北怪,賁羊非雌非雄表中怪。
東怪原名叫賈思鵬,字萬裏,他的江湖名號得來的絕非偶然。
劉宋末年,賈思鵬還很年輕,三齊大地由於宋明帝殺侄劉子業自立,劉子業弟弟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勳等舉兵反抗,並於潯陽(九江)稱帝,徐州、司州、豫州、青州、冀州、廣州、益州、梁州、湘州等普天同叛。後來雖然反叛州鎮被平定,劉子勳兄弟10餘人被殺,但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崔道固與徐州刺史薛安都等投附北魏,結果北魏趁機占據淮河以北的青、冀、兗、徐四州。
到四十年前,北朝正是孝文帝元宏,南朝處在齊初高帝蕭道成時期。賈思鵬已經壯年,他不願意與北朝為伍,就結交綠林,經營流沙堡,一方麵防止亂兵掠奪,一方麵給官私兩麵,買賣鋪戶,保標送貨,有事也接受賞金為顧主辦事。
一次外出保標,在店房之中誤中圈套,食了瀉藥,渾身無力,結果第二天在山路上被亂兵圍困,因寡不敵眾,手下都被殺散。剩下他自己一個人受傷嚴重,邊走邊退。因為他身帶寶物,賊寇對他求追不舍。關鍵時刻,突然在山路上出現一匹駿馬,此馬稱大鵬獸,腳力如飛,日行一千,是匹寶馬。馬上的人背背寶劍,儀表堂堂,不過裝束是書生打扮。
這個人走到且近,看見好多賊寇圍攻一個大漢,便來喝止。群賊沒有把一個書生放在眼裏,同時看見他的坐騎威武雄壯,揚言要把他殺掉留下戰馬,便一窩蜂把他圍住。
不想此人武功極為高強,比賈思鵬未中毒前還要厲害。賊人們不是對手,幾個照麵紛紛受傷逃竄。此人把賈思鵬救下,賈思鵬十分感謝,一報姓名,原來此人叫甘擎,是三國甘寧的後人,戰國鬼穀弟子甘茂的後裔。甘擎文武全才,性格高傲,同樣不屑於北魏入侍,因此遊走於三齊大地,是個年輕的俠士,和賈思鵬一樣在齊魯很有名望。
賈思鵬與甘擎早就相互仰慕,今日又在如此的境遇下相逢,不免十分親近。賈思鵬說什麼也要請甘擎到流沙堡做客,甘擎見賈思鵬有傷,便答應送他回去。
倆人回到流沙堡呆了一段時間,賈思鵬傷勢逐漸好轉。沒事兒他就勸甘擎留在流沙堡,反正甘擎也不願意做北魏的官,莫不如他們在一起,天高皇帝遠。甘擎想想也沒什麼可做的,便答應留下來。於是賈思鵬把甘擎推為首領,他退居二當家也叫大長老。再後倆人許下兒女親事,萬裏的女兒嫁給甘擎的兒子。
這期間,因為不滿和看不起北朝胡虜,他們的流沙堡做了不少殺人越貨,搶劫官商的事情,不過多數是針對北人和官府,平頭百姓並不欺負。甘擎文人出身,武功雖高,但殺伐還差,都是難打的對手他才出麵,一口寶劍為鬼穀象形縱橫劍法,打敗山東沒有對手,外人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綠林人都稱他作劍魔。賈思鵬更勇猛了,殺人如麻,令人望而生畏,他有騎著甘擎贈給他的寶馬大鵬獸,穿梭於齊魯大地之間,千裏追風所向披靡。北魏官府幾次征繳,他們避居琅琊海東的靈仙島中,官軍走了,他們再回來。
三十七年前,孝文帝太和十二年,山東兗州人王伯恭聚眾起義,甘擎與賈思鵬積極響應,帶領流沙堡加入。他們轉戰兗州青州,占據嶗山,王伯恭稱齊王,封甘擎為丞相,封賈思鵬為大將軍,並著手與南朝聯絡,一時間震動三齊,震驚北魏。
但是王伯恭不是成大事的人,占有嶗山後,立剛取的賈思鵬的小妹為王妃。之後不思進取,坐以待斃。結果僅僅一年,北魏派東萊鎮將孔伯孫引兵來戰,同時又派來各路援兵圍攻嶗山一帶。孔伯孫自幼與師弟仲賓在嶗山太清宮學藝,伸手非凡,他們與甘擎和賈思鵬打的難解難分。不過重兵壓境,很快齊王兵敗,齊王也被亂兵殺死,眾將旗倒兵散。
兵敗之日,孔伯孫領兵殺進王府,他讓師弟仲賓把守王府要道,自己獨自走進後堂。此時,王伯恭新王妃賈氏,懷抱幼子王袞正由哥哥賈萬裏保護著要逃跑,隻是女人家害怕腿腳不聽使喚,恰好被伯孫趕上。賈氏知道自己肯定逃不過追捕,便把兒子托給哥哥逃跑,自己死死抱住伯孫大腿求饒。賈萬裏自己儀表堂堂,妹妹賈氏更是傾國傾城,伯孫見她可憐楚楚,心中不忍,留下賈氏性命,匿藏起來收做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