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上午時分,少林寺中。除了南俠桓閭路遠國別,已經返回南朝外,東俠仲賓、西俠陳寶熾、北俠歐陽慧,加上少林慧光、道房、以及慧光的二個著名的弟子道憑和僧範等等,都在少林方丈寺正商議著明年嵩山論劍的英雄帖事宜。曇林、僧實等人也在場,幫助參謀、記錄、起草等事宜。他們商議重點是修訂劍俠圖的標準,以及解決一些新問題。
首先,五大昆侖俠由十年前的六重境界,現在都已經跨入七八重,原來規定到了七重就要進入劍榜,而劍榜本身名額差不多已滿,且五位大俠還居各大門派的掌門或助理,並且仍要繼續管理武林界,而原來劍俠圖規定,進入劍榜意味著就是隱居的狀態,隻是江湖起紛爭的時候,出來調停,平時不得參與政務、俗務的事情。因此需要略微調整,當然,這件事還好辦,大家稍微商量一下,將原來劍榜、俠榜魔榜的標準統一修訂為:
1、劍客榜:進榜之人也稱大劍,最低修為七重,且不得參與江湖糾紛、門派之爭、或朝堂議政,不得與劍客身份以外的人比試武功,主要工作可以是著書立說,或翻譯經書。否則打入魔榜。劍榜的圖譜依然為五海、五湖、五江、五河,其中五海、五湖為首劍和輔劍,是名劍,分別為一、二等劍客,其他十劍為雜號劍客,不分座次,統為三等劍客。
2、俠客榜:進榜人物又稱大俠,最低修為五重,行俠仗義,個人或門派推薦。原五大昆侖俠,五嶽大俠,十山大俠,十地大俠,共四等不變。其中五大昆侖俠為五大門派的門主,也是武林各大門派的盟主。
3、魔羅榜:最低修為五重,為不能進入劍榜或俠榜的人士,分為五魔、五怪、十惡、十煞,共四等不變。其中五魔為七重以上,又稱魔劍,其他六重以下稱為義士或魔俠。
4、候補榜:最低修為四重,人員總數初步為20,可能增加。分為侯俠和侯魔,分別掛在俠客榜和魔羅榜之後,具體人數不細分。
其次,關於武林與朝廷的緊密程度。有不少武林宗派提出五大門派的劍客任職朝廷官員不符合武林劍俠圖宗旨,比如禪宗永寧寺的菩提流支現為大統,副統原為勒那摩提。好在勒那摩提已經故去,現在由慧光接替,現在隻剩大統的問題。此外原來還有人提到南劍陶弘景在南朝也擔任沙門統,也不符合劍俠圖的命令要求。
北俠說:“原來菩提流支師叔比較特殊,他是譯經的元將,而且也沒擔任劍俠圖中的位置,因此作為昭玄寺大統無可厚非,不過本屆嵩山論劍是不是要給他按個名號呢?如果給個名號,就得把大統的職務去掉,但給個名號,他也未必接受,上次不就是這樣麼。”
慧光笑笑說:“我看還是授給他名號吧,畢竟江湖四老是劍俠圖外的叫法,不是正宗的。而且老隱士趙逸已經隱居白鹿山,不再江湖露麵,所以四老的說法也很快過時。至於師叔拒絕名號的事情,我認為這個屬於小事一樁,上次論劍是在終南山,這回是嵩山。我略施小計,必然讓流支師叔乖乖的搶著要名號。”
慧光在宗教界的地位大家都知道,他雖然把少林寺的掌門讓給僧稠,但老一輩的劍客,幾乎都聽從慧光的意見,當初連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譯經的分歧,都是慧光來彌合的,可見慧光的位置多麼重要,因此他也被推舉為昭玄寺的副統。
西俠陳寶熾雖然對慧光格外尊敬,不過見慧光說的如此自信,也不覺有些差異,問道:“哦?慧光師弟,這時為何?願聞高見。”
東俠也覺得神奇,不敢相信菩提流支能聽慧光的話,也問道:“是啊,怎麼可能呢?”
慧光還是微微一笑說:“簡單,我們隻要說,達摩師叔已經得個稱號,流支師叔自然就會搶著要了,甚至不給還不行呢!”
幾位大俠相互對視,北俠說:“會嗎?而且我聽說達摩師叔也不喜歡名號啊!”
慧光說:“各位師兄師弟,你們怎麼糊塗了?我們對他們是背對背的,隻要一說另一個人有名號,他倆隻會爭搶,根本不會辨別,甚至他倆見了麵都不會鑒別,而隻會炫耀!”
各位昆侖聽了頓時哈哈大笑,僧稠說:“師兄,看來你最了解流支師叔和達摩師叔。你說的太對了,現在流支師叔別的什麼也不上心,唯獨就願意和達摩師叔爭勝。” 這裏慧光歲數幾乎最小,不過他入門的最早,因此少林同門中他幾乎是大師兄。
西俠說:“如此甚好,但不知給他倆什麼名號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