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靜定(第四卷煉精化氣)(1 / 2)

九月初十的夜晚,天空晴朗,半月如洗,明亮皎潔。洛陽城西,有一座很大的道觀,在月光之下,顯得清涼孤寂。這所道觀,就是著名的崇虛寺,京城道家的總壇。

崇虛寺的名字由來已久,最早在始光初年(424)太武帝剛登基時,北魏嵩山道士寇謙之向太武帝拓跋燾建議建崇虛寺,太武帝下詔始光二年(425)在代都平城東南建崇虛寺,距離現在正好100年。之後沒多久於太平真君三年(442),崇虛寺又建起了五層道壇木塔。太武帝讓寇謙之在崇虛寺道壇上顯揚道法,宣布天下,教化百姓。此外他還親備法駕,在五層道壇上接受天書,並規定今後每一位子孫登基帝位,都要在道壇上接受天書。

到太和十五年(493)八月,平城人口越來越多,市內的房子蓋得擁擠不堪,人的住所已經和神的道壇擠在一起,孝文帝下詔人神混居,對神不敬,便在清靜的桑幹河南邊又建一座道壇,仍叫崇虛寺,並建八角八卦明五層暗五層的木塔。明五層就是外麵五簷,暗五層就是塔基加三個夾層和一個頂層,隱含著道教陰陽合十的教義。除塔基以外,上麵的九層,從第一層起,每一層的木結構都連接成一個八卦中一卦的樣式,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頂層又把這八個符號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層八卦歸一的結構形式。

之後沒幾年,北魏遷都,來到洛陽,崇虛寺也跟著搬過來。洛陽崇虛寺和平城崇虛寺相比,除了占地廣大以外,幾乎如出一轍,裏邊也有五層道壇,全部用木頭做成,也就是一座五層木塔,塔內有神像,神像旁邊有玉罄,塔的四周有欄杆。當初建廟除了用於把平城的道壇搬過來給天師道做道場以外,還因為此地在漢代是濯龍園,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曾經把這裏的土地賜給百姓,但是百姓在此安家之後總看到妖異,又都逃走搬離,因此在此建寺,以寶塔鎮妖,同時也想用道家法術配合驅趕妖孽。

濯龍園是東漢明帝時修建的一座皇家宮苑,居眾皇家園林之首。明帝劉莊是光武劉秀的兒子,白馬寺就是他修建的,他在位的時代,班超曾經出使西域。因為濯龍園中有大批後宮粉黛等人冤死,而且冤魂未得超生,因此總有一些鬼魂出現,所以才有妖異。皇家本想通過設置寶塔,以鎮河妖。可惜平城的寇天師弟子自從搬到洛陽崇虛寺後,不知是被佛教比敗,還是被妖怪反噬,漸漸敗落。不得已,由中嶽的趙靜通大俠,統一管理,苟延殘喘。

此刻在寶塔的一層正中央,一個人正盤膝打坐,今天初十,月亮已經有些圓了,月色透過窗欞照進屋內,神像和玉罄在月光之下熠熠生輝,顯得整個寶塔裏空靈神秘。

塔外門口幾個樓觀台和崇虛的弟子正在輪流值班護法。再不遠幾個人站在一個禪房的門口正在小聲交談著,其中一個正是李順興,隻見他正問身邊的弟子道:“嚴達已經安靜一會兒來了吧?”旁邊弟子說道:“是啊,師叔。師兄從昨天金殿奪金回來就張羅進塔入定,可是一直無法守神,直到現在總算靜定了。”

李順興點點頭說:“奪得金劍第一,他可能太興奮了,不過沒關係好事多磨,隻要入定就好。”一個弟子又說:“真羨慕嚴達師兄,奪了第一,又能突破,這下他可豐收了。”

李順興說:“那是啊,如果他突破成功,我們樓觀新一代第一位,同時是20歲以內突破四重關口的弟子就產生了。這是我們教派的大事,一會兒你們每個時辰輪流護法,千萬不得大意,否則一旦有誤,不僅他突破功虧一簣,甚至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那就麻煩了。人手不足的話,”說著他看看崇虛寺的一位和他比他歲數大點的道士,繼續說道:“也煩請知客潘師兄加派些人員,務必保證寶塔的前後左右都有人值崗,不得有外人進入。”

旁邊道士是崇虛寺裏的一位知客,名字叫潘彌望,他點頭說道:“放心,李師弟,我們掌門師叔趙道長說了,一定全力打理好樓觀的事宜。何況嚴達師侄能在我們道觀突破,也是我們的幸事。不瞞師弟,我們寺的弟子,已經多少年都沒有人能突破到四重,今日感受感受,興許過不久,我們這些達到三重已經多年的道士,會有人可以突破。如果恰好能趕上明年的嵩山論劍之前,那麼我們就有資格參加挑戰以慰平生。不知師侄此次禪定要幾天?”

李順興見潘彌望如此相問,知道他到三重末期有好多年,一直對達到四重充滿渴望,便多解釋幾句說:“一般來說,突破四重的入定需要一到三天,突破五重需要四到六天,六重要六到九天,因人而異。我的師侄悟性極好,如果快的話,應該明早即可成功。”

旁邊的許多弟子都不禁咂著舌頭羨慕,潘知客又問:“李師弟,你也是早已突破之人,能不能稍微給我們說說,這禪定突破的秘訣。”李順興謙虛道:“潘師兄,您過謙了,其實我也是突破沒幾年,怎麼敢在師兄麵前獻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