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馬王爺即馬神,全名叫“水草馬明王”,其標誌是長有三隻眼晴,也就是人們經常所說的“馬王爺,三隻眼”。關於馬王爺的來曆,最開始說是天上的天駟星,後來這個天駟星便有了一個身份,就是後來被封神的殷紂王之子殷郊。再後來被道教追封為神明,全稱“靈官馬元帥”又稱“三眼靈光”、“三眼靈曜”。
對馬神的祭祀,起源周代,官方規定四時祭禮馬神的製度,即“以四時祭馬祖、先牧、馬社、馬步諸神”。馬祖,即天上的天駟星,最早把野馬馴化成家馬的神。同時馬王爺是主管大牲畜的神靈,養牲口的人家對於馬王爺特別敬重。後來農曆的六月二十三定為馬王爺的生日,要隆重祭祀馬王爺,一隻白羊,香燭、千張、凰錢、草料等。這一天還要給牲口放一天假,不出去幹活兒,叫勞累了一年的牲口休息一天。
為了祭祀隆重,便設立祭壇,以便更好的祭祀神靈、祈求庇佑。祭壇的建造極為特殊,人們把他們對神的感悟融入其中,升華到特有的理念,如方位、陰陽、布局等,無不完美地體現於這些建築之中。祭祀活動是人與神的對話,這種對話通過儀禮、樂舞、祭品,達到伸與人的呼應。
因此當大家聽到趙員外說,這個祭壇開啟了虛空之門,大家都趕到十分恐懼和震驚。魏寶明不死心,暗中又讓魏柱子吹了一聲口哨,隻聽高牆內,又一聲戰馬傳出來。
魏寶明看了看假蘇秦和張儀,問道:“二位公子,你們看如何是好。”
大海看看孫雲,孫雲看看駱子淵和崔子洪,駱子淵說:“魏公子既然把我們請過來,自然是我們替你去看看。”孫雲見駱子淵很自信,便拉著大海也點頭。
魏寶明說:“如此太謝謝諸位,不過你們要多加小心。”
趙員外一看這邊真有人要進去,便說:“該說的,不該說的我都盡到地主之誼了,剩下的,你們聽天由命,看各自的造化。前麵是門,自己進去吧。”
駱子淵、崔子洪、孫雲、大海相互看了看,便來到了祭壇門內。進了門,裏邊是一個青磚砌成的影壁牆。牆上中間的位置一排一排刻著字跡,上下共15排,八九塊寬,呈工字形交錯,不過卻是活的可以取出來。影壁牆後邊是個青石鋪的小廣場,廣場後麵是一個大門,通向裏邊,不過門虛掩著,不知道裏邊有什麼。孫雲停在影壁牆前麵看著青磚上的文字,上邊好像是金文,還夾著秦文,多數認得,不過很雜亂看不出文字的意思,隻聽崔子洪說:“走吧,我們過去。”說著他率先繞過影壁牆向後門走去,孫雲猶豫一下也跟著大夥過去。
突然,崔涵踏上地麵青石板的瞬間,隻覺得青石塊一翻,崔涵腳下一空,身子立刻往下墜。不過崔涵的輕功還真是了得,他提口氣扭腰,轉換重心,愣是向後一躍,退了回來。與此同時,駱子淵也反應過來,一把手拉住崔涵,崔涵借力身子站好。
怎麼回事?青石板是個翻板,下邊有陷坑?駱子淵來到剛才沉陷的石板近前,仔細的看看,除了每塊青石板的中心有塊凹槽以外,其他沒有什麼。他從懷裏取出一把折扇,輕輕的用扇尖一點。果然石板一頭翹了起來,另一頭沉了下去。因為力量小,沒有翹太多,瞬間平靜。駱子淵又用力一些,石板翻得更大,通過縫隙看見裏麵真是一個坑,不過還不算深。
崔子洪看了看,說道:“原來是騙人的呀?把我下了一跳。”
駱子淵說:“師兄,別大意,你看前麵兩側的牆上,有好多孔隙,沒準是箭孔和弩孔,地下的青石板就是機關的觸發板。前麵這麼些石板,每一塊都不一定是什麼銷線埋伏。”
崔子洪點點頭說:“哦,我知道了,頭一排是個淺坑,警告人用的,後麵的肯定更危險。”
大海說:“二位老兄,難道我們就這麼出去?太難堪點吧。”
誰也沒回答他,大家都靜靜的看著石板,仔細的觀察,希望能找出破解的辦法。孫雲一邊看地麵,一邊回頭看著影壁牆的背麵,回味著影壁牆的活磚。他突然說:“子淵兄、子洪兄,你們看!地麵上的青石板,一共十五排,單排的九塊,雙排的八塊,這和影壁牆上的有字的活磚是一樣的,一共128塊,這兩者是不是有什麼聯係?”
大家看看,還真是。子淵說:“128這個數字非常整齊,2的一倍是4,再翻倍是8,之後是16、32、64、和128,這個是先天之數,很玄奧啊,我們回去看看。”
眾人回到屏風牆前麵,有字青磚可以抽出來,從空隙正好可以對應地麵青石板。崔子洪說:“大雲說的沒錯,這個格子與地麵青石正好對應的,解開機關埋伏的秘密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