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 經驗(1 / 2)

孫雲現在已經知道,自己之所以被安排在圖書館勤工,負責整理書籍,其實是個幌子,背後有一定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那本陰符經。江湖上都認為自己是雙俠的弟子,甚至是他們雙胞胎兒子,所以能找到陰符經秘籍,發現陰符經秘密的人最可能是他。因此他被順理成章甚至是如願的引導到整理書籍的崗位上,並讓他當了組長。其實他在班級裏論學習名次是中間靠後,論資曆他是寒門出身,論貧窮有更多的孩子需要資助,憑什麼隻有他可以獲得這個清閑而且外勞還多的資格,背後必然有一係列的原因和推手。

事實證明,這一係列推手運作的非常成功,非常正確。雙俠的另一個兒子大海,一開始就在人間蒸發,等到身份確認之後,又選擇了離世出家不問紅塵,並且投靠了一個極大的靠山而遠離是非,因此與陰符經有緣的隻剩下孫雲。而孫雲又奇妙的進入洛陽800年前的密境,親眼看見過打開陰符經的秘密,這一下又點燃了江湖的渴望。這其中孫雲刻意隱瞞了打開天書的口訣,不過那些江湖大佬們不是傻瓜,知道解開天書的秘密不會想孫雲說的那麼簡單,但大夥還是選擇了默認。這是因為大家都把自己擺在黃雀的位置,畢竟目前為止,陰符經還是傳說,誰也沒看見它問世,沒到最後的關頭沒人會當出頭鳥。北怪的例子就最為明顯,他不但自己丟了性命,而且失去江湖道義,最後還一無所得,人人喊打。

今天這麼多人,這麼多大人物來圖書館,尤其還到了四樓的庫房,當然這些孫雲已經料到,因為裏邊有不少人,孫雲隱隱約約的感覺似曾相識,不是他健忘而是這些人都易容。這些人來到他麵前,都想認識認識他這個江湖傳說少年,都想知道讓人垂涎三尺的陰符經究竟有什麼進展,隻不過裏邊的人物眾多,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分辨不出哪些人是別有用心。

因此孫雲聽見,孔長孫邀請自己介紹經驗,心想明顯的這又是衝著陰符經來的,隻不過這個建議是孔長孫本人提出來的還是背後有人出招或者居心叵測不得而知。

孔渠聽了,顯得很高興,配合的說:“長孫這個注意不錯,孫雲同學在關鍵時候幫了大忙,你應該十分了解他,所以你的提議我看絕對有價值。這樣你和館長舍人商議一下擬個時間,確定個方式,讓大家都學習學習交流交流。”

太常崔明說:“我看的確應該學習,你們看他們這個分類就做的非常好,竹簡是竹簡,線裝是線裝,分揀是分揀,修補是修補,過程極盡合理,省工省力,值得借鑒。到底是年輕人,比我們那邊的老學究靈活的多。孫雲你們是怎麼想到這麼做的?”

孫雲謙虛的笑笑,說:“崔大人您過獎,您也知道,我們是學生,才學非常有限,不像原有的那些學者,他們學問豐富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而我們能善長某個方麵就不錯了,所以我隻能揀一些各自懂的專業,然後大夥分工合作。”

孔渠說:“好個分工合作,這就比我們有些酸儒學者強多了,他們都自以為是,重來不注意配合,所以一本書弄個好幾旬,哪有效率。我看以後多讓年輕人加入,學學太學院。”

孔長孫說:“還有一點做的也非常好,你們看他們把目錄整理的非常細致,這樣提綱掣領,分合有度,遊刃有餘,任何人看了都一目了然,不必深陷其中,實在不錯。” 眾人聽了也都交口稱讚。孫雲心說,自己這麼做哪是像他說的這麼有高度,無非是做的透明,省得那些江湖大佬們惦記自己。隻是此刻,不知道孔長孫是有意還是無意說的。

大夥又點評了一番,便開始撤場,陸續的出門下樓。幾位領導出了門,剩下的就是一些陪同,這些陪同大多有意無意的都看了一眼孫雲,似笑非笑的轉身離開。因為匆忙,孔長孫和端木瑞、卜雋也隻是簡單的說了一兩句便都離開。

孫雲正思考,正好看見那個有點像馮宜都的人慢慢悠悠的踱步到他跟前,淡淡的衝他微微一笑,然後轉身也跟著人群要走。孫雲突然覺得這個人就是馮宜都沒錯,因為他多少有些少數民族的氣質,是膚色還是打扮說不好,隻是一種感覺。他的大腦飛快的旋轉,判斷著他來此的目的,猜測他是不是想報上次自己在小樹林認出他們並破壞他們計劃的仇恨,因為那天如果沒有自己的提醒,說不定毛逵禦史台的人不說全軍覆沒,也得傷亡慘重。

如果是他,那麼今天他無論通過什麼渠道過來,要麼是踩點以後伺機報複,要麼也許是無意之間巧遇自己,不過不管這麼說,自己今後的隱患是留下了。與其這樣不如改變現狀,問題是如何改變呢?就在馮宜都就要出門的瞬間,孫雲依然沒有想好辦法,不過他知道堅決不能讓這個人輕易的溜走,否則自己在明處他在暗處十分不利,於是他突然喊道:“前麵那位大人,請您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