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雲無法判斷事情的進展,可是明知道楊忠如果去了就會被抓,那麼至少夢境的迷局會無限的拖延,因此他不得不阻止。怎麼阻止呢?總不能告訴他們未來的事情吧,何況即便說了他們也不會相信。孫雲想想,暫時隻能借用呂道貴的想法拖延,於是說:“我認識仲大哥,他是一位練武的天才,還是一位孔門儒教的後人,我覺得儒教的觀點很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亂世隱忍,盛世濟人。眼下兵荒馬亂,群雄四起,以身搏命,豪賭一場,不是我們平民百姓能賭得起的。所以我不想隨忠哥下山攪合兵亂,也奉勸忠哥別去。”
呂苦桃聽了孫雲的話,驚得目瞪口呆,說道:“弟弟,你還是你嗎?你怎麼能說出這麼一番道理來?小月,道貴最近看了什麼書了嗎?”
小月冷笑道:“呂道貴哪會有興趣看書,無非是和狐朋狗友吃喝玩樂說些大話而已,沒有一點誌向,哪像楊忠大哥,立誌建功立業封妻蔭子,讓家人有個盼頭,也不枉跟著辛苦一場。”
楊忠笑笑說:“小月,你別看不起道貴,道貴的一番話很有見地,是一種人生態度,也很有代表性。隻不過適合放在太平盛世,而在亂世之中卻很難立足。亂世之中挺身而出,的確是一場賭博,賭的正了新建一種秩序,就會成為這種秩序的製定者,從而坐享其成一勞永逸,賭的錯了也會身敗名裂萬劫不複。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亂世之中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做個隱士也不見得能獨善其身,甚至能不能自保都很難說,所以與其任人宰割不若放手一搏。”
呂苦桃說:“忠郞,你說的真好,雖然我聽不懂,但我會永遠的支持你,今後無論你去哪,我就跟著去哪,永遠不和你分開。”楊忠聽了,對著心上人感謝的一笑。
孫雲一聽,這個呂苦桃還真是忠貞不二的好姑娘,要從容貌上看,絕對可以配得上一表人才的楊忠,可是要從見識和知識儲備來看,倆人的距離實在太遠。也就是楊忠沒發達,還能和呂苦桃共患難,一旦楊忠真發跡,能不能同富貴很難說了,除非呂苦桃能善於學習和愛學習,能及時跟上楊忠的地位和境界。不過另個角度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也有不少大丈夫,願意自己的正妻隻懂得溫柔賢惠,從來不幹預他們的政治,因此那種甚至把自己包裝成為不經世事的小女孩,也是最後的勝利者。眼前的呂苦桃也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究竟她是極聰明的人,還是極笨拙的人,孫雲無法看清楚。但不管這麼說,自己一下子變成她的弟弟,眼看著楊忠身陷虎口,至少要和姐姐天各一方,自己怎麼也得勸勸。於是說道:“忠哥的想法雖好,不過也好看天時人和。你要去泰安,可是卻不知道元法僧已經投降,梁軍趁機大舉進攻,而大魏一點準備都沒有,泰安守備空虛,你去了等於羊入虎口自投羅網。”
楊忠說:“你是聽誰說的小道消息,南軍不一定行動這麼快,再說泰安依托泰山易守難攻,我也略懂兵法戰略,隻要部署得當,不用太多兵馬就能守住,甚至還能反敗為勝。”
孫雲說:“忠哥,你的兵法武藝固然不錯,可是泰安守衛多是元法僧的部下,沒人能聽你的話,即便聽了,你是新人,歲數小沒有資曆,他們憑什麼能接受你的建議。”
楊忠說:“管怎麼我也是武將世家,先祖世代為官 ,雖然父輩因為六鎮叛亂解甲歸田,不過餘蔭威名仍在,不信他們不聽。”說著信誓旦旦,仿佛已是一個將軍。
孫雲搖頭,頓了一下說:“那姐姐苦桃怎麼辦?”孫雲是想問你出事兒了怎麼辦,隻是一方麵他知道楊忠雖然被俘不過並沒有喪命最終還在南朝軍營混個幢主,另一方麵直接說楊忠出事兒也不好聽,會讓呂苦桃擔心,因此孫雲隻好含混的問一句。
楊忠說:“自然先在家裏呆著,等我打了勝仗、立了功、勞有了官職,再來接你們。”
此刻他們的麵已經磨得差不多了,呂苦桃說:“忠郞,麵已經磨好了,我們回家我這就給你攤些煎餅然後你帶著好上路。”說完她一邊收好麵,一邊眼淚汪汪的看著楊忠。
楊忠說:“苦桃,多謝你,你放心,憑我的武藝絕對不會有事,我一定回來接你過好日子。”
苦桃說:“嗯,忠郞,我相信你,你是打虎英雄,尋常刀劍傷不得你,等你回來了,我一定烙好多好多你最愛吃的煎餅等著你。”說著倆人相擁就要離開。
孫雲一聽,這個苦桃姐姐真是傻得可愛,楊忠愛吃煎餅嗎?大概是實在是沒別的吃的才假意說愛吃吧。煎餅好是好,尤其適合出門攜帶,能儲存時間長,不過拿它做主食,也就是泰安這一代才喜歡,尤其本地人還喜歡用來卷大蔥,口感特好,可是有口氣,世家子弟多講究,不知道楊忠喜歡不喜歡。不過也許楊忠就是豪放的性格,不講究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