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多言無話少敘,元延明率領使團以及鐵甲儀仗各百餘人,經宿豫到琅琊,路上非隻一日最後到達建康,南朝則是派太常屬太學博士監舍以及鴻臚署典客令等迎接到郊外。
建康也叫金陵,是因為金陵山而得名,戰國時楚國滅吳,在此築成,稱金陵邑。魏晉時期,孫權定都在此稱建業,後東晉也定都於此改稱建康,並按魏晉洛陽模式改造,北魏遷都洛陽前,曾經在一次出使的時候,派建築學家蔣少遊為副使隨李彪出使南齊,考察宮殿建築風格和城市格局等,他回歸後升任前將軍兼大匠官職,負責新都洛陽的規劃建設。
進入健康後,眾人立刻被金陵的繁華所震撼,同時又覺得城市的格局似曾相識。隻見宮城前麵也是禦街,禦街一直跨過航浮橋直抵祭天南郊,與宮城正門、正殿構成京都的南北中軸線。宮門外中軸線的兩側都是各個主要的官署,一直延續到南端臨秦淮河的太廟、太社,官署外圍是居裏,官員百姓居住。京城的城門是十二個,並沿用洛陽舊名,與洛陽模式基本相同。大家進城的時候,看見外城未建外郭,隻以籬為外界,設有五十六個籬門。
最讓大夥驚訝的是健康的人口實在稠密的驚人,規模也實在巨大,幾朝人口南遷,加上本地士族,在城東沿青溪外側有居住區,四周又建了若幹小城鎮軍壘;為安置南遷士民,又建了一些僑寄郡縣,如石頭城、東府、西州、冶城、越城、白下、新林、丹陽郡、南琅琊郡等,這些居民區和商業區連成一片,繁華程度令大家幾乎瞠目結舌。金陵是第一個人口達到百萬的城市,到目前為止,西起石頭城,東至倪塘,北過紫金山,南至雨花台,東西南北各四十裏,人口約二百萬,堪稱中土之最,因此眾人光是進城觀光就花了好半天。
大夥一邊走,一邊發覺金陵還有個特點與洛陽相似,那就是佛院也非常多,這些佛寺至少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遍地可見,大約十餘萬眾,而且更是資產豐沃,僧人有白徒,女尼畜養女,不入百姓的戶籍,隻是寺院耕種田地的依附農民。
走了半天終於到達目的地,使團被大鴻臚署安排在金庭驛館,尚書省主客曹的官員負責使團的接待和陪同,因為元延明的官職比較高,由一個主客尚書和大鴻臚卿親自陪同並接風洗塵。此外元略等北朝人、加上僧道等各界人士也出息,席間雙方遞交國書,並呈送交換禮品。雙方的禮物非常豐富,北魏這邊有明馬、駱駝、貂裘、毛氈等,南梁這邊孔雀、甘蔗、甘菊、蜀錦、名酒等等。此外與江革的交接交換工作也如期完成,剩下的就是一些兩國禮儀性的活動,如參觀、交易、接待宴請以及各級官員之間的私下互訪等等。
次日上朝,梁武帝高坐金鑾寶殿,文武百官文東武西,諸事議論完畢,鴻臚卿把北朝來使的情況向梁王彙報,梁武帝聽罷立刻宣江革進到金殿之上。
江革這幾天在兒子的服侍下,加上回歸故土心情舒暢,人也立刻精神起來,雖然年過花甲,依然精神矍鑠意氣風發,他布衣上殿,見到梁王,倒身大禮參拜:“罪臣江革,有負聖恩,徐州受辱,致使國家蒙羞,臣之過也。罪臣本想以死明誌,但求再見主公一麵親領懲罰,幸陛下隆恩,以元略贖回罪臣,今臣有幸得見陛下,請陛下降旨,治臣之罪。”
梁武帝今年也六十多歲了,不過身材清瘦,麵色慈祥,有點超凡脫俗。與其它皇帝相比,最善於養生,年過四十之後便不近女色,同時清心寡欲斷酒絕肉,因此給人有天然的親近感。他見江革領罪,動容道:“老愛卿免禮平身,朕已聽聞愛卿雖然被俘,但氣節未丟,寧肯就義也不肯替北魏執筆吹捧,朕深為感動,我大梁就需要老愛情這樣的忠貞楷模,朕已想好,著江革循蘇武氣節,錄尚書缺領校尉,待有用處,另行委派。”
江革跪倒謝恩:“老臣江革謝主隆恩,臣以戴罪之身,蒙萬歲不棄,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報答我主知遇之恩。”說完,有內侍捧過來品級朝服,江革簡單套上歸班站立。
這時,信武將軍衡州刺史中山王元略出班跪倒奏道:“陛下,今江老將軍已然歸國,而臣之家難未平白骨未收,令臣寢食難安歸心似箭,今乞回還本朝好落葉歸根。”
梁武帝歎道:“中山王氣度寬雅、文學優贍,為政清肅,甚有治聲,今朕失卿,如去一臂,朕實痛惜,奈何中山王去意已決,朕不再強留,著賜錢五百萬,金二百斤,銀五百斤,擇吉日於江邊餞行,百官隨朕一同相送,以表朕心。”
元略跪倒感激涕冷:“臣危難之時,蒙陛下收留,谘臣王事,寵臣王儀,待臣知遇之恩。然臣中途而廢,未盡全忠,實為所憾,望各位臣工同僚,竭盡全力輔佐明主,莫以臣為效,臣亦會千裏之外,遙祝陛下安康,臣謝陛下,請陛下龍體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