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 朱陽(1 / 2)

法朗道:“師兄這個主意倒是不錯,我們可以用蕭家的子弟對付金劍銀劍,以王遠知師弟和陶征師弟對待兩個銅劍,再用兩位武將世家子弟對付兩個女孩,不僅戰術正確,而且個人的武功特長也克製對手,六比二的比分,還是可以拿下來的。”眾人聽了不由得連連點頭。

這時臧玄靖搖搖頭說道:“且慢,我覺得還有些不周,試想,如此安排隻是我們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構想的,但北朝來使也不會沒有聰明人,他們一旦不接受我們的對抗名單,那我們的計謀便會付之東流,我估計,他們很可能來個臨場抽簽,如果那樣我們便會很被動,所以我們還是要有後手,不能一棵樹吊死。”

警韶說道:“說到底,我們太學生還是沒有人,否則也用不著研究對策,可恨這些富家子弟,成天隻知道享樂,沒有人願意吃苦練武。隻可惜我們幾個師兄弟都已經四重階段,無法與他們四重以下的武士直接比拚,要不然我們便可迎戰了。再說我們都已經剃度,輕易就能看出我們是比丘,而不是學生。北朝的人心術真夠多,找幾個學生比武,既讓我們輸,還讓我們無可奈何,無話可說,難道他們武林就是靠這些炫耀麼?”

僧佺道:“這就叫別出心裁,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說明北朝武林比我們要活躍。剛才警韶說的對,我們缺兵少將,一旦比賽沒有按我們預想的來,必然會讓我們捉襟見肘,因此,我們應該再物色一些有武功弟子的選手才好。”可是能選的都選了,大家相互看看直搖頭。

寶瓊對孟景翼說:“對了,大師伯,我記得您這邊宋文明師弟還沒到四重,他小時候在五館學過幾天經文,因此也算是太學生,要是讓他參賽,應該可以混得過去,不如算他一個。他的功力和王遠知師弟很接近,有他參加立刻勝算增加,不知他人呢?”

孟景翼道:“我派他去茅山找王遠知和陶征去了,陶弘景道兄正在煉丹,沒有空指導兩個孩子,因此我們決定把他倆找到此處,由玄靖來集中精力訓練他們。”

臧玄靖道:“寶瓊提醒的在理,文明雖然早已錄入道籍,不過畢竟他早年念過太學,跟王遠知一樣,舍儒從道,隻是時間而已,如果有他在,我們無論怎麼抽簽,至少會有一半的可能取勝了,等他回來我便一同安排他們練劍,至於名分的事情,幾位道正和僧正都在,請你們與太常卿那邊說說,我想會沒事兒的。”

法雲說:“我看此事沒有問題,明日我與二位孟道兄找禮部,關係我朝榮譽,定可通融。”

僧旻說:“如此甚好,如果我們參賽的名單定下來,咱們就分頭訓練,幾位道派的學生就交由玄靖費心,曹家和夏侯家的公子,以及親王世子,因為已經另外拜師在佛門,就交給我們指導,我們這邊安排寶瓊、法朗和警韶三個孩子指導、訓練兼陪練,然後我們抽時間組織這兩隊內部比塞,此外多的一個學生先保留備選,以防不測。”

大夥聽了都讚同,大孟看看小孟,道:“師弟,你考慮問題周詳,你再盤算盤算,這個方案是否可行,會不會有什麼沒想到,或者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孟智周想了想,說道:“我剛才琢磨了一下,針對我們選手的特點情況,我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這個辦法既能發揮我們的長處,又讓北朝人挑不出毛病,甚至他們可能更願意。”

眾人聽小孟還有主意,便都洗耳恭聽。臧玄靖靈機一動道:“師叔,您是不是想說擂台賽?”

擂台賽?擂台賽的方式就是雙方按一定的出場順序,每次由一個人與對方的一個人挑戰,失敗的一方繼續派人,勝方的人留下來繼續接受挑戰,直到戰敗下去,然後繼續重複,直到一方副擂主,擂主都輸掉為止,最後看勝利的一方剩餘多少人沒參戰來確定輸贏的比分。因此有人明白有人不懂,即使了解含義,也不清楚小孟的用意。

隻聽孟智周道:“不錯,正是如此。我剛才想,我們提出的比賽對抗名單,北朝人肯定不願意幹,因為田忌賽馬我們懂他們也知道,所以即便選用臨時抽簽,他們也不放心。但如果采取擂台賽的方式,這樣雙方的名單順序便可以一直到比賽開始才公布,這對於他們最大程度的隱蔽有好處,所以我猜測,他們可能更傾向於這個方法。”

僧旻道:“師兄說的不錯,而且這裏邊他們會有一個理由更能支持這個辦法,這個理由其實也是他們的現狀,那就是金劍孫雲的劍術沒有李辰的好,而大師兄是金劍,二師兄是銀劍,這樣他們表麵上會按北朝劍士比武的逆向順序排名出場次序,即孫雲是擂主、李辰是副擂主,於是便隱藏了他們的缺陷,把金劍孫雲保護起來,如果李辰直接挑戰我們擂主成功,則他們會勝的光彩,形成擂主沒出馬就全勝的局麵。當然一旦李辰失敗,孫雲還有機會趁著李辰把我們擂主的體力消耗差不多而險勝我們,畢竟他當過金劍,經驗和氣勢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