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雲和蕭月坐著攆車隨著大內侍衛來到皇城,走進宮門,先有太監宮女進行收身,然後又有人講解進宮的規矩,費了好一會兒事才跟著內侍繼續往裏走。
孫雲一看,太監領著倆人並沒有進金鸞殿,而是順著旁邊的小路繞到另一座大殿的方向,從遠處看,那座大殿隻能看見屋頂,剩下的都掩映在宮牆之內。因為聽到剛才的規矩,所以倆人也不敢隨便問話,也不敢東張西望,隻好腦袋不動,用眼睛四處打量。不大一會兒,眾人來到那座宮門前,宮門朝南有金甲武士把守,內侍來在台階下麵,其中一個武士下來伸手攔住,內侍走上近前,與武士耳語幾句,武士看了看孫雲和蕭月,然後對內侍點點頭。
這時宮門的角門被另外一個武士打開,內侍對著來人一招手說道:“請隨咱家進去吧。”說著頭前帶路邁步入門繼續往裏走。孫雲和蕭月進去一看,距離宮門不遠,是一個圓形的月亮門,門洞不大,隻夠三兩個人並排。門後是個影壁牆,大的從門外看不到邊緣。內侍跨入停在牆前,然後回頭招招手,讓倆人緊跟在內侍的後邊,倆人隻好跟上。
孫雲一步邁進到門口中,頓時感覺一股無形的力量從圓拱門的外沿傳來,就如同有電磁波對他的腦袋進行幹擾,一下子讓他回憶起許多時曾相識感覺的畫麵,比如前幾天淮河龍宮的牌坊下,那個時候他也有壓迫感,隻不過當時空間詭異並沒有特別留意。
此刻他覺得極難受,很想立刻走過去,不過內侍在前麵攔著,他無法往前,隻能忍著。這時他發現,蕭月也有些迷糊,孫雲知道這座門肯定有問題,立刻拉著她往內侍的身邊擠了擠,離開門洞的輻射範圍,倆人的眩暈感立刻消失。
孫雲問道:“公公,這個門是什麼做的?怎麼感覺在門口氣血不暢,腦袋迷糊呢?”
內侍皮笑肉不笑,道:“這是一道磁鐵門,外人如果深藏利器,就會被此門識別,不但兵器會被吸走,立刻有機關將其斃命。”倆人聽了頓時一驚,心跳加快。
蕭月道:“這不是和當年秦朝始皇帝阿房宮的宮門一樣麼?”
內侍道:“小姑娘好見識,你說的沒錯,就是這麼回事兒。”小月一陣感慨帝王的縝密。
孫雲道:“磁石門隻對鐵器有用,如果來人帶著銅製的利器呢?”
內侍道:“我們陛下武功卓絕,同時佩戴陶弘景真人鑄造的大梁氏劍,那口劍乃神兵利刃,可切金段玉,還怕什麼。”孫雲聽鑄劍大師老喬說過大梁氏劍,乃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劍,共十三口,以象閏月,用金銀銅錫鐵五色合為,長短各依術法。他們臨摹《水經注》時也看見過一段話,說梁國多沼,時池中出神劍,至令其民像而作之,號大梁氏劍。這件事情就發生在普通元年,距離現在僅僅五年,也不知道酈道元爺爺是怎麼收集得來的消息。
內侍說完,領著倆人順著影壁牆左轉向西開始出發,這段影壁牆很長,走了幾十步才到盡頭,朝北繞過去發現後邊還是一段牆體,這段宮牆更長,內侍領著他們又往回走,朝東走了更長的路,結果這段牆體從中間斷開,隔著不遠又是一段牆體,兩者間有一兩丈寬的過道。過道的迎麵還是宮牆,看來這條路是宮牆隔起來的回形迷宮通道。
內侍並沒有拐彎,而是順著斷口繼續走到下一段宮牆段,然後在下一個豁口才轉彎,轉過去依然是宮牆。而內侍依然是隔幾個路口才向北轉彎,其中並沒有什麼規律。孫雲覺得奇怪,便仔細觀察起來。隻見前後影壁牆之間的距離不很寬,但牆體很高,上部有鏤空的裝飾高窗,孫雲個子不高,翹腳也夠不到平視的角度,因此他能看見的視線隻是望著天,弄不清到底迷牆有多少重,尤其此刻烏雲籠罩,透著詭異和壓抑。不過,此刻他終於明白,這些宮牆布置的非常奇特,一定是精心布置的陣法,若不是內部的人總走,陌生人進來肯定會迷失方向。看來梁國皇帝對自己的安危實在是謹慎,不給任何人留下機會。
蕭月此刻也察覺,說道:“公公,這些影壁牆到底有多少層呀,怎麼幹走沒完呢?”
內侍道:“別著急,這牆也叫靜心牆也叫千迷道,凡是心浮氣躁者、心懷鬼胎者、心高氣傲者走過這片迷牆必然變得誠惶誠恐、心中畏懼、心懷虔誠,說白了就是教你憋憋性兒。”
孫雲道:“公公大人,我看這牆除了向您說的,怕也是一個陣法,外人來了沒有不迷路的。”
內侍道:“算你小子說對了,漫說是外人,就是我們宮裏的人也糊塗著呢,這個迷牆是皇上請他是師傅鍾山草堂寺的慧約法師智者幫助他營造的,每天自動變化陣法,所以我們宮內之人,必須拿到智者事先留下的陣圖口訣才知道迷陣的走法,否則我們也會迷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