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 說和(1 / 2)

酈道元為人耿直,缺乏政治頭腦,不在兩邊拉攏的範圍內,但他是忠臣酷吏,兩邊的勢力都想利用他,可是因為寇俊的緣故他得罪了元悅,因為元淵的緣故他得罪了元徽,如今舉薦元淵為將,太後立刻變得目光發冷,足足幾個呼吸沒吱聲。

元徽出班道:“微臣以為不妥,元淵品行不端,難以統兵服眾,且有損天朝威嚴。”

酈道元道:“元淵偶有差錯,朝廷已經予以懲處,眼下烽煙四起,正是用人之際,老臣以為正可以讓元淵戴罪立功,如若他無功而返,大可二罪歸一。”

徐紇素與元淵矛盾很深,前階段因為劉蠡升驚天大案時間,被酈道元耍了一回,因此對酈道元也是恨之入骨,於是出班道:“臣以為左仆射言之甚善,我大魏良將如雲,兵精糧足,區區河北叛亂不足為慮,臣另保舉一人足當此任。”

太後聽了,立刻問道:“愛卿舉薦何人?”

徐紇道:“微臣保舉彰武王元融。”元融是彰武恭王元彬的長子,容貌壯麗,豪氣與元淵不相上下,可是為人卻貪婪殘暴出名。比較可笑的一次是在太後帶群臣參觀皇宮庫房的時候,太後看見庫內滿倉,一高興讓大夥隨便拿,結果元融和李崇見財眼開,搬東西多到砸腳扭腰鬧出笑話。此外,元融在地方任職期間搜刮民財家裏富可敵國,因此常與元雍和元琛等比拚。回到京城之後做了秘書監,遷中護軍,進號撫軍將軍,領河南尹,加征東將軍,因為貪殘聚斂,被禦史台彈劾削除官爵賦閑。去年因去平定汾州夏州的山胡叛亂,任征東將軍、持節、都督去,可惜元融少謀被山胡打敗。現在任散騎常侍、衛將軍、左光祿大夫。

貪財在元家皇親來看並不算大不了的事兒,隻不過為了給大臣和百姓看,不得不對元融削職。與之相比,野心才是靈台後以及這些核心皇親更戒備的。因此,元融與元淵相比,權臣們更傾向元融,大夥雖知道一旦元融掌權肯定會到地方大肆收斂,可是他們更知道要是元略掌權,便會勾結六鎮與平城的勢力,來個扶植小皇帝親政,那麼朝廷的政治格局就會大變。

太後聽了徐紇立即展開笑顏,而小皇帝聽了則皺了皺眉。汝南王太尉元悅會討太後的喜歡,尤其因為丘念被先斬後奏的事情恨透了酈道元,於是他立刻出班道:“微臣以為,徐大人之謀甚善。元融在秦晉之地有過臨戰經驗,完全可以勝任。而禦史中尉檢舉失察,應該責罰。”

李神軌也出班道:“臣附議。元淵在北地軍營中多有舊部兵將不滿,怕難以服眾,軍心離合,恐難統一調度,於滅冦不利。”李神軌的話雖然有根據,但大夥都知道很偏頗。這個話茬還得接續幾年前的事情,當時李神軌的父親李崇為大都督,元淵為都督受他節製。當時李崇為自己的手下爭了不少功績和封賞。後來元淵做大帥的時候,也為自己手下爭功,結果同樣的戰功卻沒獲得封賞,使元淵不滿,但卻因為沒對李崇舊部爭取,得罪李崇一係。當然北地的將帥更換頻繁,利益關係複雜,但為自己的團隊爭功這也是人之常情。

酈道元怒道:“太尉,元融橫征暴斂、對待兵士殘暴,已經為禦史彈劾,讓他掛帥出征更為不妥。而元淵雖然生活有誤,也隻是個人私情,況且他在北地有功勞,而且頗有治理理念,當初若是聽他的意見,不至於有河北叛亂。”酈道元這話說的挺衝,而且也是事情。當初六鎮評定後,元淵建議就地安置,國家給於一定的免租免息政策,加上可以升遷的途徑,這場病變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朝廷由於錯綜複雜的原因,尤其對元淵本人及六鎮老舊勢力的打壓,所以沒聽元淵的建議。酈道元因為六鎮鎮改州的問題在北地實地調查過,非常了解實情,也非常讚同元淵的整體規劃,當然他不懂政治,對元淵的個人野心不甚了解。

元徽馬上跟道:“難道元淵在北地的時候就沒有斂財嗎?我聽說馬販千匹馬要孝敬他百匹。”他說的應該是真的,元家諸王搜刮民財司空見慣,再說元淵為帶兵的統帥必須有犒賞三軍的資本,這些東西朝廷不給,隻能各個都督自己想辦法,所以這事兒不足為奇。

酈道元針鋒相對,道:“這些事情,沒有立案調查,就不能是罪證。”酈道元也帶過兵,深知帶兵的難處,因此他對元延明、元淵等人的行為多少理解,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是對於元融、元悅等太過分的,才彈劾立案。

元悅冷笑道:“那就是你們禦史台失責了,人都說酈大人為官嚴厲,怎麼不明察秋毫呢?”

太後見元徽和元悅刁難過頭,實在說不過去,便喊道:“夠了,幾位愛卿,你說說的都是小疾,外患當前,你們不能想著怎麼為國家分憂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