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正義(1 / 2)

景明寺另一間禪房裏,幾個人正站立在一個少年周圍陪著說話,這時門外有個魁梧的青年將軍走進來報道:“啟稟陛下,元鷙將軍到了。”少年正是小皇帝元詡,圍在他身邊的正是元子攸、元寶炬、元修幾個貼身的皇室後裔,以及侍中光祿大夫左將軍李延寔,衛將軍左光祿大夫穆紹、右將軍李遐、武衛將軍費穆、直合校尉爾朱世隆等幾位將軍。門外守衛報信的是平東將軍、光祿少卿鄭季明,以及通直郎鄭先護等人。

元子攸代替元詡回道:“快快有請。”因小皇帝在此,元子攸等人並未接出。很快,騰騰騰腳步聲音,元鷙疾步入內,見到元詡跪倒身形道:“微臣,給陛下請安。”

元詡道:“愛卿,不必拘禮,快入座說話。子攸,你們也坐下吧。”眾人點頭按品級就座。

元子攸道:“大將軍,從何處而來?”元鷙現在是中領軍,是京城衛戍部隊的司令,掌管著中軍、護軍等軍權,習慣上也稱為大將軍。

元鷙對元詡拱手:“末將退朝之後回府一趟,正要回軍營便被招來,不知陛下何事差遣?”

元詡道:“沒有別的事情,眼看元淵掛帥任驃騎大將軍出征在即,北方朕便無憂。可是蜀中又有叛亂,派何人拒敵,朕沒有想好,特請大將軍和驃騎大將軍過來商議。”

元鷙一聽,原來這是元淵臨走,皇帝還有要事和大夥商討,他左右看看未見元淵,便不好先表態。雖然他今年已經五十幾歲,資曆要比元淵老得多,但軍功及才華不如元淵,而且他這人嘴比較笨,木訥少言,也因此很老誠,深得下級軍官的信任,朝廷各方對他也不算反感,所以中領軍這個重任才能輪到他。他深知元淵是這幾年皇家宗室的後起之秀,文武全才,所以他怕自己的想法與元淵不同,即被皇帝看低,同時又得罪元淵,所以緩緩道:“不知,驃騎將軍何時過來,我們一同商議為好。”

元詡見元鷙遲疑,便轉頭問元子攸道:“子攸,驃騎大將軍何時能到?”

元子攸道:“估計很快了,我們已經去聯絡李神雋,他會和元淵將軍一起過來。元修,你出門去迎一迎。”元修最年輕,腿腳勤快,聽完答應一聲便出去。

李延寔道:“元淵將軍出征在即,百事待補,應酬更多,估計這會兒正忙的不可開交。”

眾人聽了,一陣大笑,他們都是武將,在小皇帝麵前並不算拘束,元詡時值年少、血氣方剛,正要大展宏圖,因此也願意這些中低層的青年將領與自己隨和一心。正說著,外邊一陣喧嘩,鄭先護進來稟告元淵和李神雋已經到了。元詡很高興,又搭個請字,元淵和李神雋邁步進來。李神雋是李延寔的表弟,因此也算元子攸的表舅,元子攸不好說話。

元淵進了屋,趕緊跪下磕頭道:“微臣不知萬歲在此召喚,匆匆來遲,請陛下恕罪。”

元詡見到元淵,很高興道:“愛卿快請起,朕知道愛卿不日就要掛帥出征,正在百忙之中。不過一想愛卿即將離朕遙遠,心甚掛念,皇宮嘈雜特在此小聚,特煩請愛卿過來。”

元淵忙道:“臣蒙陛下錯愛,時刻不忘祖宗基業,不忘陛下宏圖大誌,陛下不忌微臣前時愚蠢糊塗之事,仍重用微臣,掛念微臣,臣感激涕零。”元淵和於氏滿城風雨大家都知道。

元詡道:“愛卿是宗室白玉之柱,朕之皇叔股肱,且豪氣直率,怎與元徽、徐紇這等小人可比,愛卿快入座,我們還有事聊。李愛卿也請坐。”元淵和大司農李神雋趕緊謝座近前。

元子攸笑笑道:“智遠叔,您這個大忙人,這是從哪來啊?”

元淵對元子攸回一句:“子攸說笑了,”然後扭頭對元詡道:“臣今日在朝堂上,蒙陛下知遇之恩,得以複出要出京北上平亂,因此便開始著手準備。其他的好說,我最擔心元徽從中作梗,尤其他與鄭儼、徐紇之流沆瀣一氣,而徐紇文筆不錯,我的營中缺個能勝過他的郎中,我想來想去想起一人,就是我以前的門客溫子升,於是下午我特宴請一些大臣幫助說和,請溫子升隨軍,這樣我便心裏有底,至少往來公函不會被元徽抓住把柄。”

元詡聽了連連點頭道:“愛卿這個人選找的不錯,朕聽說溫子升文采出眾,有他輔佐,徐紇等人也必定有所忌諱,將軍在前線更能如魚得水,早日凱旋。”

元淵道:“臣謝陛下吉言,微臣已經想過,此番北上多則一年,少則數月,定能把北方平定,待臣凱旋之時,我想也是陛下親政之刻。”

元詡聽了,頓時心花怒放,道:“如此,朕一定在京城靜候愛卿的佳音,為愛卿接風。”

元淵道:“臣謝陛下,哦,陛下召臣過來,是不是還有事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