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 心緒(1 / 2)

孫雲發現,對麵的少年容貌與元子攸他們略有相似,但氣質卻不完全相同,在他看來至少有求知、淡定、俯視、和善、冷靜、欣賞等等多種眼神夾在其中,看氣勢甚至要比元子攸還要足,之前匆匆而過並沒太在意,如今近在咫尺,也不用著急離開所以看的也就仔細些,果然高雅大方、雍容華貴,莫非此人真的就是小皇帝?近在咫尺,大雲反而不敢確認。

元子攸見孫雲突然住口看著身邊的小皇帝,忙笑笑說:“大雲,這位也是我們皇族的宗師親王,很少來洛陽街頭,今天特意帶來看看熱鬧。哦,剛才元修說得對,你們同學鄭冰的妹妹丟了,不是小事兒,無論是衝你還是衝元修,我們也該盡一份力幫幫忙。”

孫雲微微一笑,看來子攸大哥不想暴露自己也不便深問。另外大哥還真照顧自己,把麵子都留下,不過想想又搖搖頭,看樣子今天的始作俑者不會是元子攸,反而應該是這位親王,一定是他愛熱鬧,要不然元子攸不會沒事兒閑的跑這裏幫忙。但是,他們沒有任何法術,來了隻會越幫越忙,而且萬一有意外不是可惜了麼。想到這兒,孫雲道:“子攸大哥,您的心意,我們領了,可是這裏確實危險,您是金枝玉葉、國家棟梁,怎麼能身犯險境呢,這邊稠方丈和光大統領著眾多高手坐鎮,應該能幫我們找到人,您還是退回安全地帶才好。”

元子攸看看孫雲,嘴角咧了咧,帶著一絲苦笑道:“謝謝賢弟,其實我也和你想的一樣,不過就是怕違了元修的心願,要不然---”說著他好像不經意的扭頭看了一眼元詡。

元詡沒理會他,看看孫雲說道:“這位是孫雲同學呀!我好像見過你,身手不錯哦,能代表太學院得到金劍的榮譽,給文士長了不上誌氣,我一直想有機會和你學些武藝呢。對了,剛剛聽說你要幫著慧光法師和僧稠方丈結陣作法,我正好見識見識。”

孫雲一聽,自己猜的沒錯,看來進入大陣就是他的主意,不過他到底是誰呢?從為什麼元子攸不但不攔著他,還對他挺聽從,他必然是小皇帝無疑,否則那個親王的子弟能有這麼大的麵子?要知道,元子攸可是當今萬歲的紅人,也是小皇帝的堂叔,彭城武宣王元勰第三子,若是長子早就進爵當王,能讓他恭敬的親王實在不多,但真若是他麻煩也來了。

孫雲正猶豫,旁邊田儷說:“這位小王爺,您甭客氣,我哥不但劍法好,布陣也很有心得,要是你也能來太學上學,我就有機會交給你們了,不信,你們問元修。”元修聽了一咧嘴。

元詡笑道:“哦?這麼說,你的劍法也不錯了?對了,我想起來了,你是銅劍武士中唯一的女孩兒,對吧?想不到小一年不見,你的個子長得這麼快!”

田儷聽了立刻笑逐顏開:“怎麼,小王爺,您也見過我呀?”

元子攸岔開道:“誰不知道你是未來的女俠呀,花木蘭轉世,以後沒準你還是女將軍呢。”

田儷不好意思道:“那可不敢比,不過將來子攸將軍如果征戰疆場,我一定隨軍效命。”

元子攸道:“是嗎?那我可記著你,到時候你和你哥一起來。”

田儷道:“好啊,你是我哥的結義大哥,那也是我的大哥了,到時候我們一定找你從軍。”

元子攸和元詡聽了一陣大笑。這時僧稠和慧光領著一些弟子緩步來到亭子邊。元子攸看見他倆,立刻把元詡擋在身後,雙手合十說道:“大統、方丈,不知您二位過來還有什麼叮囑?”

元詡聽了,立刻把鬥笠壓了壓,他見過慧光幾次,見僧稠的次數更少,不過還是怕他們把自己認出來。前段時間,元詡曾經給僧稠下過旨意,請求僧稠能到京城任職,做個副都統,協助慧光管理整個宗教界。不過僧稠以相仿師尊跋陀尊者的喜好和意願為據,回複小皇帝表示他一心留戀山水,不願意在皇宮浸染凡塵。跋陀尊者那是小皇帝爺爺孝文帝都尊敬的高僧,僧稠把他搬出來,小皇帝自然無法拒絕,但因此元詡對僧稠更加崇拜和敬仰。

僧稠是跋陀尊者的嫡傳,與慧光可謂當世精英,但二人的特點各有不同。慧光給人的印象是無所不能無所不通,而且善於教導,深入淺出,平易近人,但因此便不神秘。相反僧稠,關於他的傳說簡直神乎其神,加上他遠離塵囂,因此更顯得高深莫測,元詡也更想接近他,所以剛才一聽說僧稠也在此,這才腦袋一熱,想進來偷看僧稠的絕藝。當然,二人都有可能認識自己,所以元子攸特意提醒他一下,元詡立刻遮住自己的臉龐。

慧光和僧稠都沒注意元詡,當然就是注意也不見得認出來,一方麵他們有數的幾次參見小皇帝都是誠惶誠恐根本就沒敢認真觀看。另一方麵元詡十六七歲一年一個樣,現在已經出落得很英俊,而在別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孩子當中。此外,他們根本不會想到,小皇帝會私自出皇宮,所以倆人的注意力都對著元子攸。慧光道:“馬上要布陣了,這個大陣的陣眼是孫雲同學,所以我讓幾個弟子過來保護孫雲,順便配合他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