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抽梯(劍破諸天2第一卷)(1 / 2)

與此同時,皇城崇訓宮。太後端坐鳳榻,高陽王大司馬丞相元雍、東平王國子祭酒大將軍領尚書令元略(原尚代理書令元徽已徙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太保汝南王領太尉元悅、城陽王尚書仆射侍中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元徽、中書令鄭儼、給事黃門侍郎中書舍人徐紇、武衛將軍領中書舍人李神軌等人在下邊陪坐。

這時,元徽道:“太後,微臣已經得到確切消息,那元淵如今正停軍交津,與賊兵鮮於修禮隔水對峙多日,期間他與六鎮舊部私信往來,大有傭兵自立跡象,我們不得不防啊。”

靈太後哼了一聲,沒理他,看看其他人,道:“各位,這事兒你們怎麼看?”

元悅道:“左仆射說的不無道理,記得當初神軌父親老司徒公在世的時候,曾經告誡朝廷,元淵打著平叛六鎮的幌子,想長期駐守,實則就是想與北鎮降軍勾結,擁兵自重,與朝堂分庭抗禮,幸虧朝議未準,才沒讓他得逞。如今,機會又來,元淵必定要重蹈覆轍舊夢重圓,如果真讓他做大,依我看叛亂事小,養虎為患事大!”

李神軌因為父親李崇因元淵被彈劾,一直耿耿於懷,見元悅提及,立刻附和道:“太尉說得極是,驃騎將軍領兵十萬,如果盡得六鎮降軍,加上州鎮的附庸,起碼要有四五十萬之眾,到那時尾大不掉,他若有異心,朝廷將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

太後歎口氣道:“你們那,身為朝廷重臣,成天就是想著自己的那點個人恩怨,這麼大的帝國,哀家靠你們幫襯著治理,心裏真是一點底兒都沒有。”

元悅、元徽等人聽了,立刻汗顏道:“微臣惶恐,請太後治罪。”

太後抬抬手,看元略道:“尚書令,你回朝日子也不少了,怎麼看?”

元略道:“微臣以為,元淵大將軍有異心倒不至於,不過出於安全考慮,防止重臣攜子在外,避免臣下萌生不安分的想法,也是對臣子的一種保護。”

元略明哲保身,說話極有高度,太後笑笑,沒反駁,問徐紇道:“小諸葛,你怎麼想?”

徐紇道:“微臣以為,元淵素來看著與我等不和,但根源在於他立足於擁護陛下早親政,所謂清流一黨,他不急於平叛,根本目的是收羅黨羽尋求地方士族支持,想急於擴大親政派的實力,等他凱旋之日,就是逼太後還政之時,太後不得不防。”

靈太後終於點點頭,道:“陛下的這點小算計,哀家怎能不知曉,隻是陛下年紀太小,容易受到有野心的大臣蠱惑,正光宮變血淋淋的教訓哀家至今記憶猶新,陛下怎麼就不能體會我這個做娘親的良苦用心呢。季然,你說陛下非要等不及奪權,哀家該如何呢?”

鄭儼道:“太後對陛下的嗬護,臣等感歎不盡。不過,元淵大將軍所作所為,太後大可不必擔心。微臣以為,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北地叛亂與二年前已經迥然不同,當初六鎮兵變,一方麵是因為生計所迫,更重要的是爭取邊鎮軍籍的利益,而元淵大將軍恰恰成為了他們的代言人,所以擁護者眾多。可是現在,鮮於修禮也好,杜洛周也罷,他們都是有野心的人,並非池中之物。換句話說,他們不會屈居於元淵之下,元淵和他們勾搭連環等於與虎謀皮、懸絲過橋,遲早會自食惡果。所以微臣判斷,元淵拉攏北鎮餘黨的計劃必然落空。為今之計,微臣倒是覺得,必須對我們派出的十萬大軍有所保護,確保他們在這場政治交易失敗後得以保存,也就是保存了天朝的元氣。”

太後道:“寂然的話,讓哀家欣慰不少。可是,如何能護我大魏軍隊兒郎的安危呢?”

鄭儼道:“此事,太後也不必擔憂,我想丞相早已自有安排。”

太後眼睛一亮,道:“哦,丞相,果有安排?”

元雍挺著大肚子,整了整身位,拱手道:“中書令過獎。太後,是這樣的,當初給驃騎將軍派兵時,我把所有的軍主、幢主都做了安排,隻要我一道密令,所有軍隊立刻脫離主帥的控製。此外各個都督我也做了安排,他們正等待我安插在軍營中的參將命令。”

太後追問:“丞相,這些參軍、都督,你都安排的誰?哦,這是軍事機密,哀家唐突了。”

元雍道:“再大的秘密怎能對太後保密呢,總協調官是錄事參軍元晏,其他都督有毛諡、元液等人,這些都是表麵的,隱藏的人更多,讓老臣想想----”說著裝模作樣記憶不好。

太後立刻會意,道:“罷了,丞相費心了,哀家隻要知道丞相有安排就心安了。”

徐紇滿眼驚訝,道:“丞相這招上屋抽梯,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您真乃國之重器!”

元雍聽了,忙再次正了正肥軀,低頭拱手道:“都是這些年政變弄怕了,所以太後把大司馬的位置讓微臣擔著,臣若不盡心竭力,唯恐禍不遠矣。老臣指望著有一天與太後一同卸掉膽子,讓位給年輕人,好共享清福,可是這擔子一天在身,老臣一天不敢大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