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同病(第二部第二卷“將星隕落”)(1 / 2)

蕭讚從去年回來到現在,一直是比較神秘的人物。他原名叫蕭綜,投奔北魏後,授司空,封高平郡公、丹陽王,食邑七千戶,賞賜錢三百萬、布絹三千匹、雜彩千匹、馬五十匹、羊五百隻、奴婢一百人。他為了斷絕與梁武帝的父子關係,改名讚,並為蕭寶卷服斬衰。其中奇怪的是,首先他的食邑達到了驚人的七千戶,比皇族的王爵還高許多;其次他一到洛陽便最高規格服喪,斷絕與北魏各個方麵人士的往來,並辭去司空的官職,處於半隱居狀態。

之前孫雲見過蕭讚幾次,最早在金陵館譯,還有他帶來的兄弟梁話和苗文寵,當時都封為光祿大夫,隨後不久再封為校尉,再後為別將統兵帶隊走了。最後一次見麵是前不久在元子攸的家裏,當時他長袍遮麵,隨同李彧同去。今天見他連小皇帝都不迎請,感覺很奇怪。

愣神兒間,已經隨著眾人來到了前廳。丹陽王府因為是與李延寔的府邸共用後花園,所以他家的大門正好衝著北麵。眾人隨著小皇帝進來,丹陽王已在裏麵恭候。他看見小皇帝忙問候:“微臣參見陛下,微臣身體有恙,不能陪同陛下,請陛下恕罪。”說著要行大禮。

小皇帝扶住他道:“丹陽王不必多禮,朕也是微服出行,借用貴府已經很冒失,何況你還身體不適。說也怪,最近不知怎麼,我的身體尤其心房也總是心悸,禦醫看了也沒瞧出什麼毛病,就說我多靜養,來,各位卿家,都不必拘禮,坐下說話。”大夥聽了都依次坐好。

蕭讚道:“看陛下麵色暗紅,疲倦消瘦,與微臣的病症略有相似,這個病歲數小的時候表現不出來,歲數大了也診斷不出來,但卻經常發熱、咳嗽、腹瀉,有時候甚至乏力、胸悶、氣短,所以平時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衛生,避免接觸有毒物質,同時不要長期壓抑抑鬱,最好經常騎馬散心,到戶外活動,常鍛煉,但不能過度。最近,陛下開始練習鑄造金人,尤其要注意通風,不要長期接觸銅水熔煉的環境。”

元詡道:“丹陽王,你說的很對症,看來我們確是同病相憐了。不過看丹陽王,身體很健朗,是不是遇到過名醫,醫治的大有好轉?”

蕭讚道:“陛下說對了,數年前,微臣有一次參加茅山煉丹開爐慶典,和法師陶弘景前輩結緣,法師看出我的隱症,特地開了一副藥,並囑咐了我剛才的話,所以我到現在一直保持的還算行。陛下正值年華,隻要稍加注意,也會無恙的。”

元詡道:“更巧了,剛才我還和長樂王、孫雲同學提到了陶弘景大師。我以前聽人說過大師在醫術方麵的造詣,今日聽丹陽王之言,那就更確定無疑了。”

蕭讚點頭,旁邊元子攸問道:“聽人說,陶弘景法師在醫治斷緒方麵也很擅長,真否?”

蕭讚聽了,神色稍微暗淡,道:“的確如此,南梁偽帝早年無子,用過法師的偏方後,子嗣頗豐,隻可惜偽帝後來竟崇佞佛法,逐漸冷落法師。”

元子攸則眼光有亮,道:“看來是有必要去茅山求個仙方了。”

蕭讚詫異,道:“求子仙方?你尚未婚配,何來求子?”

這時鹿悆安排飯食過來,待從人擺好退下,元子攸才道:“不是我,是為陛下。”

蕭讚更奇怪,道:“陛下?陛下正值舞象之年,風華正茂,立誌建功立業,對後宮之事尚未注重,或許用不了多久,便有龍嗣來臨。”

元子攸道:“陛下即將弱冠,若無太子,朝堂上總覺得還未成熟,不便親政。”

原來如此,蕭讚雖然未上朝,但也知道太後和小皇帝微妙的處境,因此不敢多言。不過卻也奇怪,元詡從繼位開始不久就開始立後,從皇後胡氏到昭儀到嬪妃到世婦,後宮已經有好多妃子。這些後妃多數比他大幾歲,都是最佳的生育年齡,偏偏一個懷孕的都沒有,也不知道是傳言元詡過早的荒淫,還是傳言他因為對太後安排的婚姻不滿很少寵幸後宮,反正就是不見開花結果。

眼看著有點尷尬,鹿悆插言轉換話題:“陛下、子攸殿下、主公,後院的煉製銅人的材料不算多了,這些材料都是靠盧光將軍通過哥哥司空掾盧景祚偷偷弄來的,還有我從外地收集過來,材質和數量都不足,這些可能會影響陛下的演練。按說這些材料,司空府庫有好多上品,我們這點用度,根本不算什麼,奈何主公原本授命大司空,因為守孝無法履職,朝廷不得已,在去年秋天又重新任命皇甫度接管,所以我們再用總歸不太通暢。”

北魏司空執掌一切水利、土建工程和冶煉鑄造,如兵營、城防、宮殿、橋梁、道路的建築,以及疏浚河道、開挖水渠、構築堤壩,祭祀禮器和樂器的製作等等。司空開府,屬官有長史、司馬、參軍、從事中郎、掾屬、主簿、功曹等,當然比朝堂直屬同等官吏品級低一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