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邊磕瓜子一邊吃糕點,聽到精彩處時,雖不明白有什麼厲害的,但看周圍的人都在叫好,他便也跟著捧場——
“好好好!雲霧二神其實是兄妹關係……嗯?”
顧思君反應過來後險些沒把茶給噴了,錢寧和樂珩,居然是兄妹?
這麼離譜的嗎??
樂珩真君雖然存在感底,但罪不至此。
顧思君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了,連表情都變得十分嚴肅。
說書先生還在那邊滔滔不絕地說著,他將自己的經曆和聽聞聯合起來,真真假假說得有聲有色,聽著居然還像那麼一回事。
顧思君一直都覺得說書人隻會誇大其詞,特別是關於太微垣的傳說,並不可信,但除了對樂珩的性別有誤解以外,別的是沒有錯的。
他堅信八卦是人的天性這個道理,連神官們都很喜歡瞎講,再托夢給自己的信徒,事實隻會傳得越來越偏。
但是……
好怪,再聽一遍。
茶館裏熱鬧非凡,屋外不停歇的大雨讓這些誌同道合的人能夠圍在一起,喝點小茶相互探討,亦是一種享受。這時有聽眾問道:“天生殘廢也能當神官?”
顧思君靜靜聽著,剛才說書先生提到了一句,神官雖是貴人,但飛升太苦,也許天殘地缺,並不值得你我為此追求成神之路。
飛升是苦,不是所有人都像浮生那樣好運的,隻在自家門口種了棵梧桐樹,連天劫都沒經曆過。
反觀其他貴人,這些流傳千古的飛升美談看似風光,實則一把辛酸淚。
他們覺得成神應該要人中之龍,既是天才也是人才,當聽到說書先生的“天殘地缺”,有人就想不通了,怎麼一個廢物都能當神官,而自己就不行?
為什麼呢?
因為不奢求像浮生那樣,至少運氣也是要有的。
突然啪的一聲,說書先生一甩手中折扇,“哪裏不行?這我還真能與諸君嘮兩句——”
“就說那掌管肩上三把陽火的火德真君,俗名嶽川炤,有傳生前便是遠近聞名的孝子。”說到此處他遺憾地搖一搖頭,“可惜、可惜,飛升得太早。”
“生前?”
“可不是?真君身死即飛升,從大火中救出阿嬤,自己卻死於木梁之下,死於他的十四歲!是以,民間傳聞若要老者長壽,便都去求真君,他最懂孝子,定能暗中顯靈!”
座下有人應答:“哦,難怪火神廟的供品與其他地方不一樣,擺的都是糖啊!”
這時掌櫃指著身後的神龕,笑道:“我這裏就請了一座火神像,聽老一輩的話,確實隻能供甜食,放別的不靈。”
這便是奇了,因為越川可保事業興旺、驅邪禳災,幾乎所有商賈都會在店鋪門口掛一張他的畫像,上供甜食什麼的,未免太寒磣了。
那是越川的信徒認為,他一個小孩子,應該愛吃這些。
也因此,商人們希望越川能夠平安長大,他在人間的神像便都是青年模樣。
“百善孝為先啊,我家老母已有六十,身體也大不如前,看來我回去得買一尊火神像了。”
“我也是。”
這下無人敢說,廢物也能當神官的話了。
顧思君卻不適時地想起,當年越川帶著他和香歸硯逃離禁閣的畫麵,傳言火神命裏光融天下,真不是說說而已。
他本就死於大火,可災湖卻是在他的傷口上撒鹽。
顧思君歎了口氣。
說書先生又說起下一位天殘地缺的代表:“還有道益濟恩真君,便是我們俗稱的太歲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