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博爾赫斯和我(2 / 3)

說真的,這是必須的。

我沒有忘記,我第一次讀博爾赫斯小說的時間是1987年春天,在南京魯羊家裏。當時魯羊還不叫魯羊,也不像現在的魯羊,可以盡管呆在家裏,除了少有的幾堂課的時光。那時候他在出版社謀生,單位像根繩子一樣拴著他。這天,單位又把他牽走了。也許怕我一個人在家太無聊,出門前,他從書堆裏抽出一本《世界文學》(不是當月的),建議我看看福特的兩篇小說。我看了,但福特的僧尼一般冷靜又幹淨的語言沒有叫我喜歡,於是就順便看了另外幾個欄目,其中有個“拉美文學”專欄,是王央樂先生翻譯的一組博爾赫斯的短篇小說,有《交叉小徑的花園》、《馬別圖書館》、《沙之書》和《另一個我》等四個短篇。

當時我對博爾赫斯一無所知,所以開初的閱讀是漫不經心的,似乎隻是想往目中塞點什麼,以打發獨自客居他屋的無聊。但沒看完一頁,我就感到了震驚,感到了它的珍貴和神奇,心血像漂泊者剛眺見陸岸一樣激動起來。哈哈,天曉得那天下午我有多麼辛苦又興奮!我很快就得出結論,捧在我手上的不是一個作品或作家,而是一個神秘又精致、遙遠又真切的世界。這個世界是水做的,但又是火做的,因而也是無限的、複雜的,它由一切過去的、現在的和將來的事物交織而成,而我仿佛就是交織的網中的一個點、一根線、一眼孔。閱讀中,我不止一次地深深感到,我被這個框在黑框框裏的陌生人扯進了一個無限神秘怪誕的、充滿虛幻又不乏真實的、既像地獄又像天堂的迷宮中。奇怪的是,出現了那麼多我心靈之外的東西,它們讓我一次又一次地迷失,可我卻並不感到應有的慌亂和害怕,而是感覺像回到了一個寶貴的記憶裏,回到了我久久尋覓的一個朋友身邊。

什麼叫難忘的經曆?這個下午就是我閱讀人生中的一次難忘的經曆,它全然改變了我對文學的認識,甚至改變了我人生的道路。

如果說迷醉、感動我一個下午不是件太難之事,那麼要徹底迷醉、感動我,讓這種迷醉和感動一個白天一個夜晚,又一個白天又一個夜晚地流動起來,像某種傳說裏的經典愛情一樣,這肯定是困難又困難的,“要比用沙子搓一根繩子還要難”,“需要悟透所有高級和低級的謎”。現在看博爾赫斯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悟透了所有高級和低級的謎的人,他把我心靈的無數個白天和夜晚都以一種感動、迷醉的方式固定下來,流動起來。他甚至改變了我的形象,不再是那個桀驁不馴的什麼主義者,而是一個懂得了天高地厚的拜倒者。我敢說,我身邊一個個自以為是的名作家也不乏這種感受和變化,隻不過他們更喜歡在私下說而已。迄今為止,我隻看到過一個人對博爾赫斯的作品提出責難,他是這樣說的:

“我不太喜歡博爾赫斯寫的東西……他不是思想家,他是利用哲學問題作為文學素材創作的作家……他的作品隻是一些片斷,一些草稿,一些輪廊,一些小說構思的筆記和幾行詩……在他寫成的小說中,我比較喜歡的是《南方》、《烏爾裏卡》和《沙之書》……”

意思是說,除此之外,他就談不上喜歡了。

是誰在這麼大放厥詞?

是他,博爾赫斯自己!

這說明了兩個問題:一、除了博爾赫斯自己,沒有人可以站到他的作品上去指手畫腳;二、博爾赫斯也許很想看到一個對他作品發難的人,因為實在沒有,他隻好把自己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