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淡除了辦案時候,每日隻要有時間便泡在架格庫中。

連帶著鄭靜安和於樂雙也成了此處的‘熟客’,一齊卷了起來。

熟能生巧,她如今看文字的速度越來越快。新的卷宗還未產生,舊的案卷已看得差不多了。

經曆這些學習,言淡破案思路更廣。看多了他人撰寫的案卷,從中獲得許多心得,逐漸能寫得一手好文書,字裏行間思緒縝密結構清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伏清合與她更為相熟,有事忙碌起來,便會尋她作為代筆,通常不用指導便能完成全文,且找不出任何錯處。

奉公門人人都知道,言淡已是伏捕頭看好的預備一等,隻等資曆差不多了定能直升。

但這資曆,對言淡來說,卻是最難熬的。

不論她付出多少努力,也需得時間和案件的積累才行。

而這兩樣東西,恰恰是人控製不得的,隻能順其自然,盡量加快步伐。

春去秋來,又是半年時光流逝。

這段時間辦案練功,言淡的日程排的緊密滿當。

好不容易今日得了閑,趁著午間的時間去了趟驛站,將給家人寫好的信寄了出去。

信中她提到了如今的積蓄不少,家人不必擔心。

又問候了言母的身體健康狀況,言淺繡工學得如何,言清是否找到了想做的事……

這麼一大串內容寫下來,便是十多頁紙,全部塞進信封厚厚一遝。

言淡特地多給了幾錢碎銀,要求加急速度盡快送到,得到肯定的回答這才從驛站走出。

驛站是外地人常去之處,所在的街道很熱鬧。

因這人流量,吸引了不少商販過來。

有些許賣小飾品的,也有代寫信的,其餘大多都是支起攤子賣些吃食……

由於京市監不讓攤位占道,因此大多老板都隻敢擺一兩個小桌,零星幾個凳子。

這位置占住了就沒得坐了。

那賣饅頭包子的還好,拿在手中便能走。

帶湯水的那些食物便不好辦了,便隻能或站或蹲,端著碗在角落用餐。

言淡見這塊人多又混亂,再加上自己這身官服惹人忌憚,幹脆打消了在此買東西的念頭,慢慢從人群中穿過。

“別擠別擠。”

“分明是你踩了我的腳!”

“小心我的碗。”

……

人多的地方,難免摩擦碰撞,容易引起爭吵。

言淡抬眼朝那處望去,便見著兩個婦人正推推搡搡。

其中灰衫的那位身上已潑了些湯水,左手的碗還在繼續傾斜,不斷有水流出。

另一位藍色衣裙的打扮更富貴些,見著這灰衣婦人拿帕子不擦身,隻不依不饒扯著自己的袖子,嫌棄道:“不就一身破爛衣裳嘛,陪你就是了。”

“你賠你賠,這衣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