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再次坐到會議室,下麵坐著夢琴、軒宇、秀秀和傑斯姆
“這次,我們的第一關過了,之後的第二關華夏位麵將由劉峰作為行動指揮。幸,你來說。”伯玉說道
幸清了清嗓子,隨後說道:“經過我們的討論,決定以藍府為中心,建立分部,由夢琴負責。”
軒宇此時舉了舉手,在得到同意後站起來說道:“哥,我們這個組織叫什麼名字?”
“叫英雄會;你們在分部要多加人手,最好與神靈學院合作,至於規定,你們應該懂得。”端木回道
“你們去準備吧;劉峰,講講劉氏藩王,越清楚越好。”伯玉說道
阿新此時插了一腳:“關於藩王,我最懂,我來說。”
劉峰看了一眼阿新,說了一句滾後,緊接著說道:“想了解劉氏藩王要分三個步驟了解:1.劉氏藩王的由來;2.劉氏中央與藩王的曆史鬥爭;3.如今藩王的現狀和實力;”
1.劉氏藩王的由來
當年,劉太祖建立劉氏後,為了方便管理,分封了八個藩王:梁王、蠻王、夷王、狄王、戎王、方王、朱王和柳王
太祖九年,夷王聯合蠻王造反。太祖十一年 ,狄王和戎王也參與造反。太祖十二年,梁、方、朱、柳四王平定叛亂,四王王位得以世襲罔替
太祖二十一年,太祖崩。太宗元年,梁王獨立;太宗二年,方、朱兩王獨立,柳王被廢;此後,劉氏藩王隻能立直係和旁係(即內係閣和長老閣)且無功不封
成宗三年,劉氏第一位旁係藩王:荊州王出現了;康宗十年,劉氏藩王已有百餘位;康宗十五年,削藩法頒發
筱宗元年,劉氏藩王進行了大規模的裁決,隻留下來少數服從中央的藩王;少宗元年,經過少宗的選拔,形成了如今的藩王規模
2.劉氏中央與藩王的曆史鬥爭
如上麵所說,藩王隻立直係和旁係且無功不封就是劉太宗對藩王的最初限製
但成宗三年到康宗十年這三十年,就有近一半的藩王是無功的,在經曆了五年的時光,就有了削藩法,這是中央對藩王的第二次打壓
筱宗元年,曆經三代的族長,中央進行了第三次打壓:撤藩。少宗元年,又經過選拔,再通過藩王法,讓藩王沉澱了百年
惠宗三年,惠宗征柳時,永州王刺殺惠宗,爆發了永文戰爭,這是劉氏藩王第一次反擊。文宗元年到三年,永文戰爭遲遲未能結束。文宗四年,永州王病逝,永文戰爭結束
之後,中央與藩王們保持著一定的平衡。漢高祖時(即劉高祖),劉氏藩王和異姓王開始逐漸猖狂,漢高祖解決異姓王後便走了。漢景帝時,七國之亂爆發,但被鎮壓。漢武帝時(即漢世宗或劉世宗),藩王被徹底鎮壓
3.如今藩王的現狀和實力
經過了曆代族長的努力,如今的藩王全部安分守己,同時形成了西部藩王集團、中部藩王集團、東部藩王集團和南部藩王集團
西部有漢中王劉猛、陝南王劉歡、重慶王劉毅、川東王劉宇軒、西安王劉霖和鹹陽王劉鑫愷六人
中部有宜昌王劉偉、武漢王劉立、嶽陽王劉昊、臨湘王劉英、湘西王劉詩、湘南王劉福和贛東王劉濤七人
東部有贛西王劉通、贛北王劉騰、浙北王劉銀、上海王劉龍、蘇南王劉隆、蘇州王劉仁、無錫王劉文、江北王劉威、徐州王劉維九人
南部有粵北王劉強、粵南王劉凱、廣州王劉牧、東莞王劉和和海南王劉俉五人
共二十七位藩王,其中東部藩王集團實力最強,南部藩王集團經濟最發達,中部藩王集團最忠誠,西部藩王集團資源最多
“任務期間,有十三位藩王是我們這一邊的,同時防備東西兩部藩王。我說的隻有這些了。”
劉峰說完後,眾人也理解的多了,解決藩王問題可以用劉康宗和劉筱宗的方法,先製裁再削藩
“好,出發!”伯玉一聲令下,眾人出發了。出發前,劉峰交代了現代的一些知識和注意事項。當眾人出來時,劉峰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