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02年,楚漢爭霸,劉邦戰勝項羽並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8年,王莽廢漢孺子,建立新朝,新朝進行多項改革,但政令繁瑣,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終失敗,起義四起,紛爭不斷。
更始元年,昆陽之戰,“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
(隻是借用,本文是架空,請不要對號入座。)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這顆流星說起......
人常說天道無常,沒有人能預知更沒有人能夠左右天災的到來,所謂欽天監,也隻不過是順勢而為,觀察天象,編訂曆法罷了。
後人說,這顆流星的到來,是上天看不過這遍布烽火狼煙的蒼茫大地,於是降下天罰要警醒這個無序的時代。隻是可惜,這顆隕石並沒有能阻止人性對於天子位的貪婪,戰火愈演愈烈,百姓易子而食,析骸而炊。
更始三年,劉秀稱帝,國號仍為“漢”,此後曆經十一年,終於掃滅諸侯,完成一統,而此時的昆陽,那顆流星驀然化為塵煙,消散空氣中。
建武二十八年六月二十日夜,揚州鄱陽城昆陽鎮,黑霧彌漫,漸漸籠罩全城,鄱陽令著百騎前往查看,有去無回,一夜之間,昆陽舊地,一片廢墟,屍骸盈野。
城外村民上報:有渾身漆黑大蛇盤踞,約莫五人合抱粗,長約十數丈,雙目猩紅如血,口噴黑霧,一切活物沾之立即化為白骨,黑霧裹挾血肉,倒灌入黑蛇口中。但此時青天白日,除遺留廢墟屍骸,不見黑蛇,經此一聞,人心惶惶,報朝廷曰:妖亂!
此後,各地妖物四起,凡夫俗子無有抗力,人族淪為血食,各地百姓紛紛離家湧入各州駐軍大城尋求庇護,但高大城池對於身軀龐大的妖王級妖物來說仿若無物,而對於人族來說,突然沒有一個地方是絕對安全的。
建武二十八年七月一朝會,皇帝召集百官商討對策,敕令:
天下初定,又逢昆陽災報,妖亂四起,今立繡衣軍,以赤霄為鎮,以九州為盤,號令天下豪傑,習武強身,日夜演練,揚我大漢天威,凡勉力除妖者,必有重賞!
建武三十二年,僅僅四年時間,大漢人口由五千六百萬縮減至七百餘萬,生者盡入長安城,九州皆沒,累累白骨,舉國皆悲。
光武帝臨終之際,擎赤霄祭天,向天告罪,祈求上蒼憐憫,賜下救世之法,吐血崩於青壇山,百官大慟。赤霄劍染天子血,赤芒衝霄,化為七劍,立於青壇山。隨同祭天文武百官同時覺醒劍靈。
明帝即位,改元天啟,下令繡衣軍於青壇山設立總司衙門,日夜推演覺醒劍靈之法,並盡快推行天下。
天啟元年七月一日,繡衣軍七位統領推演出劍靈三境,為引劍,禦劍,心劍。
天啟三年春,繡衣軍統領燕破軍破入心劍境界,持無痕入野屠妖,連殺黑蛇王,赤嶺王,地藏王,繡衣使緊隨其後,收複洛陽。
朝廷為表其功,右遷繡衣軍一品大將軍。
因人族勢微,天子下令洛陽並入長安,圍繞兩城建起百丈高牆,繡衣使司建繡衣軍,駐紮城牆,以守護人族。
為不忘故土,至此長安城呈九宮格狀分布,劃分城內九州,建立九州磨劍堂,規定凡滿六周歲兒童必須進入磨劍堂打磨身體,用十年磨一劍。
凡滿十六周歲引劍成功者,進入繡衣軍,朝廷發放七劍子劍,引劍成功者稱劍士,劍士與劍為伴,以魂養劍,附靈修行,並仗劍除妖。
此後,人族紛紛覺醒劍靈,分陰劍梓落,陽劍無痕,金劍醒世,木劍蛇刃,水劍秋水,火劍昆吾,土劍無鋒七種屬性,對應七把靈劍,人族仗之除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