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隨記,與文無關(1 / 1)

夜泊·西塘

農曆八月十七下午五點左右,嘉善至西塘的車終於到達古色古香的西塘車站,步行到千年古鎮西塘內時,幾乎是六點了,天已經昏暗下來。

相比於我的家鄉,這邊的天早上亮得快,黑得也快。

客棧叫紫苑,很素雅的名字。我的房間在煙雨長廊的上方,臨水的一個屋子。裏麵有一張舊時的雕花大床,雕工很精細,坐在床上透過白紗蚊帳看著房間的雕花窗戶和對江的灰瓦白牆,仿佛自己也做了一回江南小姐。

放下行李,夜遊西塘。

在吳姐介紹的一家露天小攤吃餛飩,一下子找到了家鄉的味道,皮很薄,湯麵上飄著蔥花,很清香。點了一份臭豆腐,不臭,外酥裏軟,拌著那裏特有的醬吃,味道很好。個人感覺那種拌臭豆腐的醬跟家裏的黃皮醬從顏色到味道,都很像。

走在擁擠的煙雨長廊上,買了一份鴨肫,鴨肉用粽葉包著,粽葉的清香完全進入鴨肉裏,吃著香且不膩。

天全黑了,一波又一波的遊客漸漸離開,古鎮終於慢慢恢複寧靜。而我,還在繼續逛著裏麵有特色的店子。秋天的晚上,微寒。在某個店子裏花十五元就能買到一件充滿民族特色的粗織披肩,裹上,很暖和。

每家每戶都掛起了紅燈籠,每幾百步就一座橋。紅的燈,綠的水,與橋的倒影相映,唯美又自然。農曆十七的月亮還是圓的,皎潔、無暇的掛在朗朗星空上,與拱橋、飛簷、江水、紅燈籠形成一幅美麗而幽靜的畫。

回到住處,在臨水的二樓陽台上賞月,是一種享受。

搬一張竹的躺椅放於陽台,麵對著江水坐下,紅色燈籠就掛在右手邊。

換上居家服,披上粗織的披肩禦寒,安靜的躺在躺椅上,無聲流淌的江水就在腳下。

閉上眼睛,聆聽到船槳劃水的聲音,嘩啦、嘩啦。心,跟著那節奏跳動著。遠處傳來酒吧那動感十足的搖滾樂,想象著吳姐說的十五那晚陽台上的客人與對江客人對歌的熱鬧情景,嘴角會不自覺的揚起。心,出奇的平靜。

微風吹過發絲,緩緩睜開眼睛,銅盤般的圓月就懸在頭頂,有幾顆星星與之相伴。低眸凝視腳下的江水,在燈光中泛著粼粼的波光,比星星還要閃亮。

江的對麵是幾戶人家的後園,有石板梯直達到江麵。時不時有人出來洗東西,或衣服,或拖把……

到了十點多,這裏的原著居民都休息了,掛在屋旁邊的燈籠大部分也熄滅了。偶爾劃過一隻烏篷船,隻有破水的聲音,才明白什麼是鳥鳴山更幽;偶爾聽見不知哪間客棧的房子裏傳來的歡聲笑語,隱隱約約的,讓人有幾分恍惚,似乎隔了幾個世紀;偶爾江麵飄過一兩盞美麗的許願燈,蓮花形的,心形的,帶著濃濃的祝福,飄向遠方,送給那個被祝福的人。

躺著的時候,整個人很放鬆,看著月亮,一種孤獨的愜意油然而生。如果不是夜深,真想高唱一曲:

今夜的寂寞讓我如此美麗,並不需別人打攪我的悲喜……

趴在欄杆上,已經有露凝在上麵。這個時候,放一杯熱茶於手邊,嫋嫋的白煙嫋娜多姿的升起,驅趕走深夜的寒冷。眺望遠處屋子裏透出的昏黃的燈光,霧氣中隱約可見的拱橋和拱橋正上方的金黃的月,是孤寂還是心清,已分不清了。

隻知道,一個人,很自在。

也許真的很晚了,茶也涼了,而我,也該去睡了。在雕花大床上,希望能夢見貌美的江南小姐。

難忘,夢裏水鄉……

第12章已經補完!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