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眾人異常的態度,太上長老沉思一陣,問向旁邊的淮涯子、靈虛子二人:
‘‘這個叫李霄的弟子,什麼出身,年齡幾何?”
‘‘稟太上。”淮涯子繼續說道:,‘‘此人的身份我已提前探查過,他出身寒微,祖上務農,其父母皆為青城人氏。在來到玄門之前,他曾在尚武學院修習,名次尚可,但卻並不出眾。”
‘‘真正讓他改變的,是在定州城裏接近兩年的駐防生涯。因魔族入侵,攻破西河防線,此人也隨軍撤回,據宗門在朝廷的眼線彙報,李霄參軍時僅為白衣之身,戰爭結束後,他已經身負軍職,被朝廷封為千戶。”
‘‘軍隊中人?”太上長老麵色不善,看向白眉長老。
‘‘另外,他在尚武學院的同窗,我也派人進行查找,令人意外的是,他與一個叫‘陸思賢’的世家旁支子弟交往密切。兩人既為同窗,又是至交好友。而這個陸思賢,剛好和此次奉命前來的五宗巡察使重名。”
眾長老或眉頭緊皺,或閉目不言,從他們複雜的表情裏,依稀能猜到這其中的緣由:
同名同姓,出身相同,淮涯子話中的含義早已不言而喻。
‘‘我記得,李霄在入門考核的時候,寫出的答案也偏向朝廷。”古河真人摩挲著下巴說道:“在宗門和國家之間,他選擇了後者。”
這番話意義非凡,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白紙般樸素的少年,最先接受的是朝廷的恩典,又極可能有入朝為官的朋友,這樣的人,內心的價值觀早已被家國影響,絕不可能為了宗門大業,奉獻終身。
對於做人而言,這無可厚非,但對於玄門的發展而言,卻有著隱藏在暗處的風險。
‘‘在此之前,對李霄的培養路線是什麼樣的?”遲疑過後,太上長老終於下定決心。
白眉真人自知事情已經無可挽回,隻好如實說道:‘‘獎金玄丹、定製法器各一件,晉升內門。”
‘‘嗯。”太上點了點頭,忽然話鋒一轉,提起了另一件事:‘‘我記得,趙書森來玄門的時間很長,到了現在,差不有已四年之久。他在外門為長老們奔波忙碌,耗費了不少時間精力,有了這個機會,也是時候往上升一升了。”
‘‘太上明察秋亳。”長老們紛紛拜服。
白眉長老以餘光瞥去,見其他人皆是理所當然之態,心中頓時明了:趙書森一走,必然會出現一個空缺,這個人既要有不俗的修為和實力,還必須要有甘於奉獻的精神,替長老們跑腿辦事。
沒身份,沒背景,性格沉穩,易於掌控。
此人是誰,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果然,將長老們的態度盡收眼底後,太上長老一錘定音,宣布結果:‘‘李霄德才兼備,能力出眾,就讓他接下趙書森的位置,留在外門,暫時不予晉升。”
白眉長老心緒複雜,目光閃爍,他知道,李霄這輩子的習武之路,到了這裏就算徹底完了。
一句‘暫時’,至少要六七年的時間等待。一個人最應該奮鬥的年紀,最美好的青春,就這樣葬送在外門的繁雜事務裏,再也不能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