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北單軍的大部分部隊得駐地,基本上都在臘樹以南差不多一百公裏左右。
我們從水上園區和老林子的邊緣出發的話,實際上也就差不多兩百公裏不到就可以遇到他們。
但是,這兩百公裏我說的是直線距離。
在大山裏麵,根本就沒辦法走直線。
到臘樹的路很難走,山路崎嶇。彎彎曲曲的,錯綜複雜。
要想從大山裏麵走過去,肯定需要走遠比直線多上好幾倍的路程!
隻靠兩條腿,在原始大山裏麵長途跋涉可是非常的艱辛!
前進的速度也根本就難以提升上去。
而且,還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會在一些地形複雜的地方遭遇到埋伏。
關於這條路的凶險,其實我早就已經經曆過了。
所以,這一次我果斷的放棄了這個路線,選擇了另外一條。
另外一條路線的話,就是走薩溫江。
前麵說過,薩溫江位於北單軍和北瓦之間的位置,兩家僅有一河之隔,再往東南方向來,就流經了老林子,從老林子一塊龐大的無人區穿過之後,這條河一路流向了南瓦。
一條河流,貫穿了整個北地!
其實說起薩溫江大多數人並不是很了解,我可以負責的告訴你,這條河流其實很不簡單,它的名頭其實很大很大。
它的源頭不在北地,而是在國內。
從藏地發源,然後流經彩南,穿過彩南省之後,便流進了果敢,從果敢、北瓦再一路向下,橫跨上千裏!
這條江在國內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怒江!
我想要走水路!乘船抵達北單軍勢力範圍,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力氣。
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這邊屬於下遊,而北單軍那邊屬於上遊。
要想乘船抵達上遊,就需要逆流而上,而且,在這段幾百公裏的河道之中,也有不少落差比較大的地方。
如果是在古代的話,逆流而上這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是科技時代,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並不難。
造船!造一些帶有動力裝置的船就可以了。
在我的手下,除了能征善戰的修羅彼岸,除了謀略驚人的華三等人之外,還有兩個人的貢獻是不容忽略的。
一個是小金,一個就是二郎。
想當初在老營地的時候,他們兩個通過布置魚籠,通過編製和製作木製品、竹製品,直接就把我們的生活水平給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這兩個人在華家軍改編之後,共同負責我們的後勤工作。
無論是攻打藏龍山莊還是水上園區,包括金礦在內,我們的吃喝以及武器彈藥,除了士兵們本身攜帶的以外,都是由這兩個人來負責的補給。
這兩人都是在山裏的河邊長大,對於船他們是熟悉無比。
所以,這一次,我把造船的任務就分配到了他們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