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看書看傻了(1 / 2)

陸楊是現代來的,自然知道雜交水稻。

不過......

陸楊也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寫這東西。

畢竟他也隻是在書上學過而已,也就是半桶水的水平。

這要是寫出來被人知道了,那他要是弄不出來,豈不是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想到這,陸楊閉上了眼睛,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既然這個方法行不通,那就從其他地方入手吧。

陸楊睜開眼睛,看著題目思考。

按理說靖朝鼓勵開墾荒地,又興修水利,田地的數量肯定有增加,灌溉這方麵自然也比之前要方便得多。

至於產量為什麼上不去,那就是徭役的問題了。

農時壯丁都拉去服役了,這主要勞動力一少,即使田地比之前多,產量方麵其實還是跟之前一樣。

或者說,可能還比不上之前。

陸楊想出的對策有兩個,一個是不在農時役使百姓,也就是孔子說的“使民以時”。

二則是減輕徭役。

想到這,陸楊拿筆沾了沾墨水,打算先把這部分寫下來。

省得一會忘記了。

等寫完後,陸楊便開始思考穿不暖這方麵的問題。

就今天發生的事來說,棉花明明是這麼好的東西,但就是因為價錢昂貴,導致這麼保暖的東西,百姓們都隻能看著,活活冷死。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棉花還沒有普及。

隻要棉花在靖朝普及了,那價錢肯定會降下來。

陸楊寫著寫著卻是停了筆。

這份答案其實他自己是不滿意的。

畢竟這一切歸根到底,都是因為朝廷不作為,與民爭利。

什麼大興土木,奴役百姓。

底下人欺上瞞下,一層一層地剝削百姓。

隻要朝廷有作為,把這些貪官汙吏都處理掉,百姓們的生活不知道要好多少!

想得太久,墨水滴落到了草稿紙上,陸楊才驚醒過來。

他看著紙上的黑點,眉頭瞬間皺起。

“不寫也罷。”

陸楊直接把紙揉成團,心煩地扔到一邊。

把筆放下後,陸楊直接起身走了出去。

說起來,他這段時間也沒有在村裏逛一逛,回來這麼久了,隻是有事時才出了兩趟門。

想了想,陸楊腳步一轉,便往院門的方向走去。

心煩意亂的,還是出去走一走,放鬆一下心情比較好。

劉曉從堂屋那裏便看到陸楊了,剛想喊陸楊過來說兩句,便見陸楊往門外走去。

想到剛才陸楊那有些淡漠的表情,劉曉不放心地放下手裏的針線,起身跟在陸楊後麵。

看看陸楊這是要去哪裏。

陸楊哪也沒去,就是繞著自家屋子走了幾圈。

因著後來又弄了一圈外牆。

這一圈也要走一段時間。

陸楊心裏有事,又走得慢,等走到第三圈時,天色比出來時也暗了些。

陸楊停下腳步,抬頭看向天上的晚霞,絢麗多彩的,真是讓人眼花繚亂。

看著看著,陸楊心情好似也平靜了些。

他轉頭看向身後有些驚慌的人,笑道:“娘,你這是跟了我多久?”

若是沒停下來,陸楊還真聽不見後麵的腳步聲。

劉曉也就是在陸楊轉頭看過來時驚了一下,這會聽到陸楊的話也反應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