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楊一聽,微微點頭後,便站在一旁沒說話。
陸柏一看,也收斂了幾分欣喜的情緒,安靜地站在陸楊身後。
陳德義把陳德仁拉到一旁,小聲地跟陳德仁說他在案上的事,然後又把其他三人沒過的事說了一遍。
陳德仁點頭,也站在一旁看著前麵三人複雜的神情沒說話。
五人中,最大的那名考生已經二十五歲了。
另外兩名也有二十一,二十二歲,比陸楊和陳德仁都要大一些。
這會小的兩個都過了,隻有他們年齡大的三人沒過。
不說嫉妒不嫉妒,光是這兩人的天賦,就能讓三人羨慕一輩子了。
李文鵬便是年齡最大的那個。
落榜的次數多了,他的心裏現在也有些麻木了。
沒知道答案前,他寢食難安。
這會知道答案之後,他反而釋然了。
他看著眼前這個跟他相差十歲的大侄子,歎道:“回去之後,又要讓你爺和你爹失望了。”
說完,不等侄子說什麼安慰的話,李文鵬便轉身跟陸楊幾人拱手道:“在下明日便會離開,這些天有勞大家照顧了。”
說著,李文鵬又跟陸楊和陳德仁祝賀了幾句,便回房收拾東西去了。
另外兩人麵上也有些掩不掉的難過,跟陸楊和陳德仁道了喜後,便回房了。
看那樣子,明天這間院子便隻剩下陸楊這四人了。
顧不得感慨什麼。
第二天天未亮,第一炮響起,陸楊和陳德仁便起身準備去考場。
按照之前的檢查流程又走了一遍,陸楊的坐號雖然有了些變動,但還是在堂號裏。
這裏坐的不愧是知府大人挑出來的精英考生。
陸楊進場時一眼掃去,竟發現這考場的人數變動並不大。
看那樣子,之前被提坐堂號的人,基本都過了第一場考試。
陸楊心知這考試競爭激烈,也不敢有半分的掉以輕心,做題越發認真。
第二場考雜文,雜文也就是指箴銘論表頌之類的文體。
像這次考試,就是考一篇頌和一篇論。
頌指以頌揚為目的的詩文,有歌頌功德的意思。
像此次題目《黃龍頌》,隻要理清要頌揚的目標是誰之後,就可以開寫了。
黃龍的意思有很多種,就看考生是怎麼理解了。
陸楊也不往深處想,直接從表麵意思來。
黃龍是帝王之祥瑞,亦指真命天子。
頌要頌對地方,他可以借用以前賢明的君王,拍拍當今皇上的馬屁。
但是這個馬屁又不能過於直白,這就要看考生的寫作水平了。
陸楊沒有多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就開寫。
第二道題目是【孝子之事親】論。
論者,議也。
題目出自《孝經·喪親》中的【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意思是:在父母親在世時以愛和敬來侍奉他們,在他們去世後,則懷著悲哀之情料理喪事,如此盡到了人生在世應盡的本分和義務。
養生送死的大義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為孝子侍奉親人的義務。
題目是【孝子之事親】論,也就是要求考生寫一篇關於孝子侍奉親人義務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