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六韻試帖詩是要寫八月的植物,這個陸楊隨手在草稿紙上寫了個桂花,便不打算繼續往下寫了。
史論題是【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周是周朝,唐是唐朝,秦是指秦朝,魏為北魏。
陸楊想了想,開始在草稿紙上分析題目。
外是指諸侯藩鎮,內是指中央集權。
周朝實行分封製,把疆域土地劃分給各諸侯,最後導致諸侯權力過大,朝廷難以控製,天子徒有其名。
唐朝實行藩鎮製,地方權力逐漸擴大,最後導致了藩鎮割據,地方與朝廷對抗。
秦魏實行中央集權,但效果也沒比周唐實行的製度好多少。
這道史論題便是要分析外重內輕,以及外輕內重這兩種製度的優缺點。
外重內輕,對外強大,但朝廷勢弱,內部割據嚴重。
外輕內重,朝廷集權,地方勢弱,對外無援。
所謂【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這題若是明白曆史,倒也算容易。
陸楊看了看稿紙上寫的,心裏琢磨了會,也不打算做這題了。
唉,意思意思就行了,他也懶。
過幾天又要動腦,還是要省點腦力,留著院試時再發揮。
陸楊拿出幹淨的紙張,把之前那道經題的題目抄一遍,便開始寫草稿。
寫完再檢查和潤色一下,沒問題就可以謄寫好交上去了。
陸楊花的時間不多,半個時辰就放下了筆。
想了想,陸楊起身打算去陳德仁那邊看看。
“子賢兄,你寫好了嗎?”
陳德仁房間的窗戶正對著院子。
陸楊見陳德仁沒動筆後,才上前問了一句。
陳德仁抬頭,把筆放下後,才回道:“還沒呢,我打算把這四道題都寫完。”
“哦~”
陸楊探頭看了眼陳德仁放在一旁的幾張廢稿。
上麵密密麻麻的小字,對稱又幹淨。
想到自己那張勾勾畫畫,四道解題思路全寫一起的草稿紙。
陸楊便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太頹廢了。
要不回房再寫兩道題?
心是這樣想,但陸楊又有些不想動。
眼看陳德仁又準備動筆,陸楊連忙跟陳德仁說了句一會寫完喊他後,便回房看書。
寫是不可能寫的了,還是看會書吧。
這天氣實在是悶熱,這麼一會陸楊身上都是黏糊糊的。
想著這一時半會的也不出門,陸楊便換了一套短衫。
又去堂屋把那張舊躺椅搬到房間的窗戶前。
陸楊一邊搖著劉曉親手弄的蒲扇,一邊躺著看書。
陰涼的微風從大開的窗戶跑進來,讓陸楊有些昏昏欲睡。
見這光線太亮,陸楊直接把一旁幹淨的棉巾搭在眼前。
隨手放下書,便一邊搖扇子一邊任由意識迷離。
啪嗒一聲,蒲扇落地,細微的鼾聲響起。
微風卷起書頁,又略過陸楊垂下的發絲,最後歸於平靜。
多情更似無情。
陸柏和陳德義回來時,就發現院內靜悄悄的。
兩人也不敢弄太大動靜,把門關上後,便打算去看一下兩人的情況。
陳德仁房間在左側,靠大門,陸楊房間在右側,窗戶都是麵向院子開的。
兩人也不用走得太近,隻稍微上前兩步,抬抬頭就能看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