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孟良平有些猶豫,陸楊又道:“裴安兄去吧,明日便要考了,也不缺這麼一會,去好好放鬆放鬆,到時也能睡得安穩些。”
這話倒是說到孟良平的心坎去了。
他這些日子睡覺睡得很是不安穩,老是睡睡醒醒的,早上起來身子累得很。
他猶豫了會,想著明日便要月考,若是今晚睡得不安穩,對明日的考核肯定有影響。
這樣想著,他看向陸楊,“那為方學弟你等我會,我去收拾東西。”
“好!”
兩人在射圃練了半個時辰,晚上睡覺時,孟良平果然睡得比前些日子要安穩。
翌日一早起來,孟良平便精神抖擻地笑道:“哎,難怪為方學弟你要去練射箭了,這睡得是真好。”
陸楊嘿嘿笑著,把東西收拾好後,便拎著書籃跟孟良平去夥房。
卯時四刻進考場,考試便是在縣學的大廳裏進行。
陸楊和孟良平吃完早飯,便往縣學大廳裏走。
大廳前已經排起了隊伍。
陸楊和孟良平連忙走過去排隊。
這月課因著是教諭監考,搜查的流程並不像童試那般嚴格。
隻是查看了一下書籃裏的東西,便讓人進去了。
陸楊從馬訓導手裏拿過稿紙答卷和寫著座位號的牌子,便走過去坐下。
他書籃裏就是一些筆墨硯、鎮紙和水注。
把東西擺放好後,陸楊等了一會,鼓聲便響了起來。
李教諭帶著幾人走進了大廳。
他看了下大廳裏的情況,便對著一旁的馬訓導點頭。
馬訓導收到指示,大聲喊道:“月課開始,準備發放第一道考題!”
陸楊聽到這,才開始倒水磨墨。
考題是李教諭現場出的,隨著馬訓導的話,李教諭揮筆寫下五道題,然後讓人把這五道題張貼在木板上,在大廳中來回走動。
陸楊的本經是《禮記》,他看了一眼板上的五道題,找到寫著《禮記》的那一道,便把它抄到了稿紙上。
此次月課考四道經義題。
這第一道便是【正君臣之位、貴賤之等焉,而上下之義行矣。】
這是出自《禮記·文王世子》裏的一句話。
陸楊抄寫時心裏便已經有了想法。
這句話的意思是明確了君臣之位、貴賤之等,上下的關係就容易處理了。
經義題考的便是考生們對這題目的理解,闡明題目中的義理。
陸楊沒有著急下筆,而是把想法在腦中過一遍。
禮的對象是物,確立等級地位,物事才有了秩序。
如此便有了君臣之禮,父子之禮,長幼之禮。
正位,成序。
而正位的前提便是別等,也就是分出不同的等級地位。
有了君臣之位、貴賤之等,秩序便會形成。
如此,上下之間的關係自然容易解決。
而陸楊要寫的,便是“位”和“禮”的關係。
想通之後,陸楊便開始下筆。
先在稿紙上把大概的文章寫出來,潤色之後,陸楊直接把改好的文章抄到了答卷上。
一個時辰後,第二道題公布。
陸楊抬頭看了一眼,便垂眸把題目抄下來。
這第二道題隻有三個字,便是【材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