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那邊發生的那件大事,作為學政肯定是知道的。

這道題看著卻是隱隱透露著一絲勸誡在裏麵。

文中的這句話,便是為了引出【修身在正其心】的重要性。

所謂修身先正其心,心思不端正則思想不集中,思想不集中,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所以這道題,便是要圍繞正心去寫。

陸楊自覺自己想的沒有錯,捋好筆尖便在稿紙上起稿。

巳時一刻,發放第二道考題。

第一道題陸楊已經謄寫好了,等把這第二道題抄下來,他就能吃點東西填填這一直咕嚕叫的肚子。

聽著這慢慢走近的腳步聲,陸楊按了下自己的肚子,便拿起筆等著考題過來。

第二道題考經文一篇。

拿到題目的那一刻,陸楊就有些理解為什麼說這一次的科考會比之前的科考要難了。

看著稿紙上寫著的【草人跡人丱人角人羽人】,一共五個人,陸楊就有些懵。

這截搭還能這樣子來的嗎?

陸楊一時間陷入了懷疑,不過好在他腦子也夠靈活。

一下子便能找到這幾個人的共通之處。

若是他沒記錯的話,這題應該是出自《周禮》裏麵的《草人/羽人》篇。

裏麵就有這幾個人的介紹。

其中【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為之種】,【跡人掌邦田之地政,為之厲禁而守之】。

【丱人掌金玉錫石之地,而為之厲禁以守之】,【角人掌以時征齒角凡骨物於山澤之農,以當邦賦之政令】,【羽人掌以時征羽翮之政於山澤之農,以當邦賦之政令】。

這幾個人,各自有各自的職責和義務。

若讓陸楊來寫的話,他便會從各司其職入手。

想到這,陸楊便想到了李學政身上。

這李學政確實是個性情中人,看來也是對之前那些事有些不滿了。

不過能在官場上混的人,豈能任由自己感情用事?

想來李學政也是想通過這些考題來警告他們這些學子罷了。

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法子,難為李學政用心良苦。

陸楊眼裏有著一絲欽佩,在紙上把自己的思路寫下來後,便把稿紙放到一旁,然後把考籃拿過來,準備吃點東西再寫。

再不吃,他腦子都要停止思考了。

一邊想著,陸楊一邊打開竹筒,先是喝了兩口水,才把竹筒放到考板下麵,打算洗洗手。

之前用手處理了蜘蛛絲,說什麼也得衝一衝,不然陸楊心裏膈應。

陸柏給陸楊準備的幹糧是掰碎了的饅頭,陸楊拿起一塊,邊吃邊神遊。

周圍很安靜,安靜到陸楊都能聽到旁邊兩位兄弟坐立不安的摩擦聲。

對麵那兄弟也正在吃東西,帶來的吃食看著倒是比他的要好。

看著應該是餡餅。

不過陸楊這會也沒什麼心思吃東西,感覺肚子好受一些後,陸楊又喝了幾口水,便沒有再吃。

還是趕在第一排出去的好,免得後麵人多擁擠出事。

陸楊把東西收了起來,再把稿紙鋪好,拿筆沾墨開始寫草稿。

午時一刻,最後一道題發放。

陸楊看著這道題目,頓時明白前麵兩道題都隻是前菜而已,這最後一道題,才是這場科考的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