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幾天,考官們吃喝睡在宮裏,不得出宮。
考前一天,由內閣大學士等人擬定數道策題,經司禮監秉筆太監送往乾清宮,等皇上從中選出一道殿試策題後,便密封返送內閣。
而後由內閣當場命內侍印刷相應數量的試卷。
至於考場布置,也是在這一天。
這會陸楊一行人在大靖門集合,由著禮部侍郎鄭康年領著穿過了千步廊,來到了承天門門前。
眾人按照會試排名進行排列,陸楊作為第一名,自然是排在了前麵。
他看了看承天門外兩側站著的兩排氣勢不凡的帶刀官兵,隨後便垂下視線,等待檢查。
承天門前有正在值守的金吾衛,凡是要經過這個門,必要例行檢查。
有著禮部侍郎鄭康年在,檢查身份一事,很快就過去了。
眾人跟在鄭康年後麵,進入承天門,一路來到了午門前。
眾人按照單雙號排名,分別往兩側的掖門走。
單號走東側左掖門,雙號走西側右掖門。
如此,眾人來到了太和門前。
此時天還未亮,大門緊閉,要到辰時才會打開。
陸楊看了眼身旁的鄭康年,默默地低頭看地板磚。
周圍也不是全然安靜。
陸楊身後傳來稀碎的說話聲。
大家正壓著嗓子說話,有的則是在墊肚子。
卯時剛到,他們就跟著禮部侍郎進來了,路上花費了些時間,現在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陸楊閉上眼睛,放空了自己。
鄭康年早就想見見陸楊了,這會時機剛好,便轉頭看向陸楊,上下打量一番後,心裏也是吃驚不已。
這般年紀,卻已經得了五元,而這最後一元,估計也不遠了。
鄭康年心裏是動了些心思的。
他家剛好有個剛及笄的女兒,若是兩人能成,也能成為一段佳話。
陸楊隻覺身上的視線有些太過炙熱,直覺告訴他有些意料之外的事可能要悄悄發生了。
他的眼珠子轉了轉,卻是沒有睜開眼睛。
也不知過了多久,一陣鼓樂聲在周圍響起,太和門緩緩打開。
朝陽升起,陸楊看著前麵耀眼的宮殿恍了下神。
前世的畫麵一閃而過,若不是周圍一排排的帶刀侍衛,陸楊怕都要以為自己在逛著故宮。
隨著鄭康年的指示,眾人邁步進入了太和門,踏過金水河,站在了太和殿的台階前。
宮殿台階上是以內閣為首的讀卷官和受卷官,以及其他一些應試人員。
陸楊等人在鄭康年的指示下,分為東西兩列,對這些考官進行參拜。
參拜完畢,便跟隨這些考官,一同靜候皇上到來。
不一會,元平帝趙燁在眾人矚目中緩緩走來。
他在進殿前,往這些貢士的方向看了一眼,隨後才轉身進了殿門。
皇上進去之後,陸楊等人也跟在這些考官身後,進了太和殿。
眾人跪拜在地,按照指示,行五拜三叩禮。
禮畢,考官們各就各位,往兩旁散開,露出了站在後麵的陸楊等人。
陸楊作為單號,站在了東側,雙號則是站在了西側。
趙燁看著底下的眾位學子,目光在陸楊身上掃了兩下後,便看向一旁的首輔陶文德。
陶文德點頭,打開手上的聖旨,開始宣讀。
陸楊仔細聽著,排除了其他無用的信息外,便知道了此次殿試的題目。
他心裏有數,行完禮後,便往東側的案桌走去。
考生們依次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