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興詠看著那些冷卻下來的白色晶體,皺眉道:“陸修撰,這也不行嗎?”

陸楊看了一眼,搖頭,想了想,他看向一旁麵帶可惜的李匠人。

“李匠人,試試一比一比四,看看結果如何。”

說的分別是純堿,石灰石和石英的比例。

之前的那些也不算完全失敗,隻是原料配比應該是不合理的,用的原料比較多,雖然也能把玻璃體弄出來,但是陸楊是不滿意的。

再試幾次,若是再找不到合理的原料比例,就以之前實驗過的最好的那個比例來。

陸楊把話交代給李匠人,又跟江興詠說了自己的想法,才轉身離去。

他手上拿著一本冊子,裏麵是高敬平記錄的關於每個原料配比所弄成的晶體變化數據。

顏色,硬度,以及融化成液時間和冷卻的時間長短。

先前並沒有加石灰石,後麵陸楊想了想,既然也是要實驗,何不把石灰石也加一些進去。

後來陸楊才想起來,石英加上純堿弄出來的,是水玻璃,而水玻璃可溶於水,通常用作填料或者粘合劑等。

難怪先前幾窯弄出來的,都是無色或者略帶透明或者透明的塊狀玻璃體。

與他印象中的玻璃完全不一樣。

而加了一些石灰石之後,就不一樣了。

這個一比一比四的比例,是陸楊通過現有的實驗數據,最終算出來的,若是能成,那便是算成功了第一步。

也就是節省原料,保證質量。

而後麵要進行的,便是製造各種形狀的玻璃物體了。

還有皇上要的鏡片,也不可少。

陸楊心裏想著事,出了琉璃廠,進了前兩天江興詠給他安排的馬車裏。

“去宮裏。”

馬夫應和一聲,馬車緩緩往宮裏的方向走。

最近每隔兩天,陸楊便會去求見皇上,一方麵是跟皇上說說關於玻璃窯的實驗進度,另一方麵,也是怕皇上把他給忘了。

能經常在皇上麵前露臉的臣子,前途少不了。

雖然陸楊的前途是為了讓自己有個靠山,惹到事的時候能幫一把,但能討好皇上的時候,也絕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所以他要帶著這些實驗數據,去屁顛屁顛地跟皇上討賞。

隻要能讓皇上知道自己的辛苦,到時候討到的假期就會更多,功勞自然而然也就越積越多。

不會哭的孩子沒人疼。

所以他要做個會主動報苦的臣子。

陸楊已經想好了,行走在去乾清宮路上的步伐特別輕快,以至於聽到皇上正在裏麵接見自己的嶽父大人,沒空見自己時,他有一些懵。

他看著特意出來跟他說皇上現在不見人的於喜,又看了眼於喜身後緊閉的大門,疑惑道:“於公公,我那嶽父大人進去多久了?”

這問題回答了也沒事,於喜大概也能聽出來陸楊話裏不肯走的意思,回道:“白尚書進去快有一炷香了。”

陸楊若有所思地“哦”了聲,手指摩擦了下懷裏的冊子,不想白跑一趟。

“於公公,這還早著呢,我在這裏等一等,若是我嶽父大人離開了,麻煩您幫我跟皇上提一句,就說我在外麵等著皇上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