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皇上的話音,白臨身上多了幾道隱晦的眼神。
而他卻像是沒發現一樣,沉聲向皇上說著自己的想法。
“臣認同陶尚書所說,但臣並不覺得這出海一事不可行,恰恰相反,臣認為出海探尋,是必然的事。”
白臨也不算是完全為了支持陸楊,而是在細想之後,確實也認為這出海一事可行。
“臣以前聽人說過,說海那邊還有很大一片地方,甚至比我們這還要大,不管是為了探尋新地,還是為了靖朝以後,出海都是必須的。”
他開始舉例,之前那些使者過來時,所進貢的東西都是靖朝所沒有的。
說明外麵的天地,物資可能比靖朝還要豐富,甚至還有很多靖朝所沒有的東西。
若是真遇到了機緣,恐怕靖朝發生的改變,不是現在所能比擬的。
他們如果一直待在原地不出去看看,怕是這輩子,靖朝再怎麼輝煌,也隻是在現在的基礎上,再往上發展一截而已了。
他一一舉例,說的話沉穩有力,字字戳人心窩,十分容易讓人信服。
白臨說的東西都是大家之前實打實見過的,就算是陶文德,也產生了思考。
有時候派係對立歸對立,在大的方麵上,有時卻又會產生詭異地互相讚同。
白臨說完時,殿內一片安靜,連呼吸聲都變得清晰起來。
趙燁本來就是同意出海的,這會聽完白臨的話,他看向陶文德。
“陶愛卿現在有什麼話想說嗎?”
陶文德沉默片刻,隨後拱手,“回皇上,臣無話想說。”
趙燁點了點頭,視線轉向另外幾人。
“幾位愛卿,你們可有話要說?”
薛濤轉頭看了眼兵部尚書他們,見他們都沒有說話,想了想,便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皇上,臣同意出海一事。”
隨著薛濤的出聲支持,禮部尚書君顏也出列表示了同意。
剩下的,互相看了眼後,也出列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趙燁滿意地點頭,“既然幾位愛卿都同意出海一事,那朕這就下旨。”
他看向工部尚書,“薛愛卿,出海船隻一事,就交給你了。”
薛濤心裏早就做好準備了,聞言,連忙接旨。
“戶部做好預算,禮部做好準備,必定也要讓外麵的人看看我大靖朝的繁榮以及文教禮儀......”
一道道指令下發,六部都領到了自己的任務。
而具體的出海事宜,得等到船隻弄好測試之後,才能出發。
這邊,陸楊可不知他們都聊了什麼,但皇上的態度他是知道的,所以不管他們是反對還是讚同,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
他根本不擔心這個事。
這會,他緩步走進左春坊。
餘飛彥回來後,便被幾人拉著問了好幾個問題。
在得知他講學時,皇上還過來聽了一下,另外幾人可是好一陣羨慕。
要是就此入了那位的眼,怕是以後也不用愁什麼了。
本來他們也不期望自己能在短時間內得到陸楊的幫助的,沒想到陸楊一回來,就問他們有沒有人想出海。
這問題一出,左春坊都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