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確實是有這個顧慮。”
趙燁也沒有掩飾自己的擔心,“之前出海,火器,瓷器,茶葉等,國庫那邊空了多少,想來你也是清楚。”
陸楊當然明白,就算他之前不知道,坐上尚書之位後,他自然也是明白了。
可以說,出海一事之所以能這麼順利,其中也不乏有呂家那筆收繳銀的緣故。
而靖朝當初能在陳將軍他們出海之後,這般安定無事,賦稅也沒有增加,其實也是因為周開誠和陶文德兩人的事。
這事若是往深了想,陸楊也不是很確定皇上是不是一切早有打算。
可這一件件事串聯起來,好像皇上當初又是不知情,隻是剛好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
恰好都碰到了一起。
產生了微妙的反應。
跟蝴蝶效應一樣。
陸楊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那隻蝴蝶。
但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再去深思皇上的行為,也沒有必要。
畢竟皇上要對誰下手,其實並不需要理由。
他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其他的,就看天意如何了。
想了想,陸楊道:“臣之前與任尚書交接時看過賬冊,國庫應該還能撐得住第二次出海才對。”
陳將軍他們帶回來的東西,並不隻是交換得來的貨物,還剩餘了一些小國的讚助。
雖然不多,但蚊子腿也是肉。
總也能填補一些。
趙燁聽著陸楊的話,便也知道了陸楊的選擇。
不過,“愛卿覺得,此趟南下西行,非去不可?”
陸楊點頭,“要去,但不必著急。”
在靖朝國力允許的情況下,陸楊是希望去那邊走一趟的。
總得把眼界打開,看看外麵的世界。
趙燁點了點頭,“朕明白了。”
說起這個出海的事,趙燁便也想起一個事。
“陳將軍與朕說,之前在朝上,朕問他的那些名都是他臨時想的,有些可能取的不是很好,便跟朕提議,說想讓你來幫忙重新取一個。”
陸楊神色一頓,“皇上,這不好吧,要不讓白尚書他們來?”
他能取啥好名,不都是老祖宗們傳下來的名......
趙燁搖頭,“愛卿可是我靖朝獨一無二的六元狀元,此事交由你來處理,是再合適不過了。”
皇上都這樣說了,陸楊自然也不能再一次拒絕,他當即拱手,“皇上放心,臣過幾日便把折子遞過來。”
“好。”
趙燁笑了笑,眼神變得深沉,“這些東西朕可是聽陳將軍說了,產量也是可以,到時肯定是要普及下去的,愛卿不要有負擔,不管取得好壞,朕都相信你。”
陸楊一臉微笑,“多謝皇上相信,臣不會有負擔的,您放心。”
趙燁自然相信陸楊,不過,“你這笑容朕看著怎麼覺得怪怪的。”
陸楊嘴角上揚了些,“這樣還怪嗎?”
趙燁皺眉,隨即擺手,“你別笑了,瘮得慌。”
“......哦。”
陸楊順勢收起笑意,問皇上還有沒有事情吩咐。
趙燁搖頭,不過陸楊臨走前,他提了一嘴,明年就讓陳將軍啟程。
至於去哪,不言而喻。
陸楊出來時,手上拿著的,是需要重新取名的貨物冊子。
他路上快速翻看了下,見基本都認識後,便也放下心來。
回到戶部後,他便一頭紮了進去,把陳將軍當初隨便取的一些名給糾正了過來。
至於他也不懂的,他便沒有改,反正叫著叫著,也就成習慣了。
這日,趁著散朝,陸楊連忙找到於樂,讓他把冊子拿給於公公。
於樂自是聽話,接過後,便往乾清宮趕。
陸楊看著於樂離去的身影,也是鬆口氣。
近期還是減少與皇上見麵的次數,免得身上的事務又要增加。
正當陸楊樂嗬嗬往戶部走時,於樂一陣小跑,跑到了乾清宮門前。
於喜剛好出來,讓人去給皇上沏壺熱茶過來,他瞥了眼氣喘籲籲的於樂,平靜地把事吩咐好,待人走後,才看向於樂。
“你這跑這麼快做什麼呢?”
他看了眼於樂手上拿著的冊子,道:“這誰給你的?”
於樂這會也喘得差不多了,忙道:“是陸尚書給我的,說讓我拿給您。”
於喜眉頭微皺,接過翻開一看,頓時了然。
“這是給皇上看的,你沒給別人看吧?”
於樂搖頭,“沒呢,師父放心,沒經他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