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姑娘和我很像,她會的東西也是雜七雜八的,能經商,能寫詩,農業更是比我這個老朽更勝無數倍。”
“這樣的人才不招進宮來,豈不是浪費?”
“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無非就是瞧不起她女子的身份,可那又怎麼樣,能做事便好,何必拘泥小節,反而誤了百姓大事。”
“陛下,咳咳……陛下如何看待?”
司馬耀也猶豫了,女子當官前所未有,若是同意,則是破祖宗之大矩。
“淩大人,我聽說農部近日改革有大變,難道沒有誰能代替陶姑娘?”
淩宇苦笑幾聲,他隻是覺得比以前好了些,但未真正改到根上。
“沒有,別說農部,我敢說,整個朝堂之上也沒幾個人能代替陶姑娘。”
“她不僅會做事,還懂管理,打點人脈,此一點連老臣也自愧不如,老臣每日寫的奏報陛下是知道的,那都是陶姑娘教出來的。”
寫日報、周報按照統一的格式,定期查看工作進度,及時調整工作節奏。
人多了就得流程化、標準化,這樣才能提升效率。
其他大人滿臉驚訝,農部得菜到什麼地步,竟讓一女娘教他們做事。
“你農部管理不好,別扯到其他部,我自認為吏部好得很。”崔城眼神滿是諷刺。
淩宇冷笑一聲,“哼,是呀,吏部招進來的人一不懂公務,二不懂百姓,三不會創造新物,一旦有了動蕩,全都不吱聲,一抓就是一大把,每次換官員就是一大堆,崔大人好忙啊。”
“你……”崔城被頂得說不出話,氣得臉都紅了。
“好了,朕會考慮的。”
司馬耀也知道各個部門都頹廢之極,陶然婷或許能成為那條整頓朝廷的鯰魚,不如賣淩宇個人情。
其他人還想反對,司馬耀卻不聽。
一日,下人來報,“陶姑娘,淩大人病危,讓你去一趟。”
“什麼?”
等她到時,淩宇床邊圍了一群人,陛下也在。
“陶姑娘來了沒有……”他虛弱地喊著。
“來了來了,陶姑娘來了。”下人領著她近前。
“參見陛下。”她福身請了安。
司馬耀揮揮手,讓她免了。
走到床邊抓著淩宇的手,滿臉擔憂,“淩大人,不是說好多了嗎,怎麼突然又重了?”
淩宇無力的搖搖頭,“老了,沒辦法,神仙也救不回來。”
“我隻想問你,那三千斤的產量有沒有希望?嗯?”
他眼神十分懇切,巴不得現在就看到三千斤,每條皺紋上都透露出渴望。
“有……不過需要很多年。”
淩宇身子沉下去,滿足地笑了笑,望著屋頂,“你說的六十年,我覺得不長,真的。”
“我是等不了了,可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子子孫孫,總有人能造出來,所以,你千萬不要放棄。”
“以後農部交給你,你好好幹,為陛下、為天下百姓造出三千斤來。”
陶然婷心疼不已,偷偷擦去眼角的淚水。
思索半晌,艱難地扭頭對司馬耀說,“陛下……”
“愛卿想說什麼?”
“臣用全家七十二口的性命為陶姑娘作擔保,保她做大司農,請陛下答應。”
這事他已經請求無數次了,司馬耀也想通了。
“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