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酒呢?”他酒眼蒙忪地問。

“哥,起來啦,地上涼,別感冒了。”陶然婷去拉他,他搖搖晃晃地站起來。

邊上圍著一圈人,他不好意思地摸摸臉,哼哈幾聲找個角落呆著去。

眾人哄笑起來。

他一直嚷嚷著種菊花,可惜沒時間弄,見到這麼大一片,獨自欣賞獨自醉,好不快活。

婚禮當天,兩府熱鬧非凡。

接親,送親,百姓位主動讓道,每家每戶都送上一袋糧食,說是為郡主隨禮。

陶然婷感動哭了。

謝均見到她的淚痕,自知她是受到觸動。

可婚禮一結束,她便把一幅畫掛到最顯眼的地方,謝均瞬間坐不住。

“他,他送的,你還留著?”

“他是我的恩人……不對,是全國人民的恩人,他送的東西我自然要放在最高處,好讓我時常感恩。”

原來是蘇世明送的那幅畫。

“你若喜歡,我日後為你作一幅,這幅……掛到工房如何?”

“工房?”

為她摘下厚重的婚服和冠飾,拉著她到工房。

可謝均百密一疏,他偷偷收藏她的東西,被她一眼看出來了。

“這……我的鞋子?”

她驚訝地上前,拿起來那雙高跟鞋,看向他。

謝均有些尷尬。

“我就是覺得這鞋子特別,所以……”

陶然婷心裏覺得好笑,“那飴糖怎麼沒吃?”

謝均忙上前擋住裝飴糖的盒子,“我不愛吃糖,一直留著,做個紀念。”

她眼光又一瞥,他收藏的東西都放在一處,陶然婷便都明白了。

“你這麼早就喜歡上我了?”她調皮地衝謝均眨眨眼。

謝均有些羞澀,扭過頭,不想承認,“隻是收藏東西,好奇嘛。”

她埋頭進他胸膛,此刻,幸福至極。

那玉鏡台成了流行物,誰家結婚都配上這樣一麵鏡子,雖不如謝均那個金貴,但卻成了幸福的標誌。

婚後,陶然婷每日忙於田間,改良稻種。

雙季稻變三季稻,占城稻生長周期由五個月逐漸變成三個月,八十天……

雜交稻也穩定產出。

淩宇為她的書重新署名,為《齊民要術》。

南洋得知南國種出優良的占城稻,驚詫不已,糧草足備,南洋再也不輕易來攻。

北邊,也再不敢再犯境。

至此,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你應該帶著仆人去開墾。”

“為何?”

“南國需要更多的土地,你懂的?”

謝均愣了愣,原來是為了這個。

他上百名仆人,閑著也是閑著,他們開荒可比農民專業。

“知道了。”

當初,被她的詩文徹底征服,覺得砍樹也追不上她的境界,沒想到遊山玩水有了新任務。

從此,他經常帶著仆人出去,或是上山砍伐,或是到荒嶺開墾。

百姓對謝家四公子的風評瞬間扭轉,都說他免費幫他們種地,是個好心的公子。

他還經常代替陶然婷,寫很多關於種田的知識,四處普及。

陶然婷日日改良稻種,終於如願以償。

“五十天!熟了!”

占城稻讓她改良到五十天可收成,從此南國百姓豐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