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又開始了,還請書友們多多推薦支持!謝謝大家了!讓狙擊一書在排行榜的位置好看一點吧!召喚票票啊!)
-------------------
夜黑星稀,文登公路上有一隊疾進的身影。
在得到了高曉東和誌司參謀同誌的許可之後,汪洋的第一中隊終於展開了翅膀,可以在天空中任何飛翔了。
但是,可以任何飛翔,並不代表著汪洋和他的第一中隊會敷衍作戰,唯恐犧牲過大甚至逃避與敵人的正麵衝撞。
相反,膽大包天的梟龍特種大隊的戰士們反而想要在戰鬥中發揮更加巨大的作用,讓敵人在他們的攻擊下狼狽不堪,最後抱頭鼠竄。
說實話,其實汪洋他們一點也不喜歡現在誌願軍的作戰方式,在他們看來現在誌願軍的戰鬥局麵,倒有些像昔日在江西瑞金之時,紅軍與國民軍黨軍打得那場大仗,最終打得紅軍三十萬人隻剩下三萬人。
當然,與那時有質的區別是在於現在誌願軍不像當時的紅軍一樣,沒有大後方,現在的誌願軍可有四萬萬同胞在後方對他們進行支持,所以誌願軍現在還算消耗得起,打到最後消耗不起的倒是美軍了,因為他們的國內可不如我們國家的人民齊心,自由主義的國家人民的紀律性一向是資本主義的大問題啊,一旦平息不了眾怒,那他們的總流和各州的議員會要下台的。
縱是這樣,汪洋他們還是不樂意,因為照這樣的情況打下去,誌願軍能守住現有的陣地,可能也得益於人海戰術了,用熱血的戰士性命去平息這戰場戰爭,是個漢子都不會認同的!
但是,由於一到五次反擊戰時,誌願軍都是進攻一方,所以一旦轉入防禦之後,說實話誌願軍現在的作戰還是失去了主動權,相當的被動,而且他們還沒找到切實可行的防禦敵人飛機大炮的方法。
當時,誌願軍缺少應對擁有精良武器美軍的防禦法門,防禦作戰的方針大都用的是當年在打遼沈戰役時黑山戰役十縱的老經驗。
在前沿隻以少量部隊疏散配置,而在第二線保持強大的預備隊,以連續的反衝擊來挫敗敵人,守住陣地,隻能說盡量減少戰士們的傷亡。
可惜的是,黑山防禦戰的那一套防禦戰術,在麵對美軍海陸空一體的立體作戰麵前明顯有些過時了,這一時期的中國軍隊,還不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堅守防禦,隻能采取節節阻擊並不斷進行反衝擊的方法,盡可能充分地發揮步兵火器的作用,給敵以重大殺傷以阻止其攻擊勢頭。
但這還是被動的挨打,甚至誌願軍戰士們常常打得心裏極為窩心,但窩心也沒有辦法,在沒有強大火力和堅固工事為依托的情況下,對於以步兵武器為主的中朝軍隊來說,剛才進防禦作戰的誌願軍,這也不失為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
不過縱使是這樣,美國軍方後來也承認,麵對這樣的防禦,情況往往是,在美軍攻占了作戰目標之後,他們甚至還沒站好腳跟,隨即而來的誌願軍大量士兵的反衝擊,就會讓他們疲於奔命,美軍當時也不適應這種打法,他們常常感覺到兵力不足,難以抵抗我軍隨之而來的強大反衝擊。”
這樣的防守,代價雖然比運動戰時期雙方相互拉鋸時小,但仍然相當嚴重,隻能憑借中朝軍隊雄厚的後備兵員優勢與敵人較量。
勿庸諱言,這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一種一直讓美軍深為恐怖的人海戰術,但人海戰術到底行麼,誰都知道在海陸空立體作戰的現代戰爭之中,人海戰術往往是炮灰部隊的代名詞,誌願軍雖然說被迫防禦陣線已經北移了,但整個防禦陣線仍然呈不穩定狀,在敵人的強烈的攻擊下,縱是三十八軍和十五軍這樣的王牌部隊有時也打得極其慘烈。
不得不說,從第五次戰役之後,從誌願軍在第五次戰役的第二階段失利之後,我軍被迫轉入了防禦,在敵人隨後進行的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裏,我們雖然沒有吃什麼虧,但終是敵人在進攻,主動權牢牢控製在美軍的手中,我軍總的態勢仍然相當被動。
戰爭的初始階段,由於我軍突然性的攻擊,然後又出乎敵人意料的勇敢,還有出色的步兵作戰能力,所以在一至五次的反擊作戰之中,我軍取得了很多的勝利。
但一旦敵人適應了我軍的打法之後,敵人的高科技武器和重火力,還有超強的機動作戰能力就體現了威力,一時間打得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整個防線有崩潰的架式。
戰爭就是如此,對於兩個大國的博弈來說更不能以一時的成敗來決定整個戰爭的勝負。
看起來,我軍裝備簡陋,武器寒磣,美軍武器精良,武裝到了牙齒,使這種戰鬥方式看起來不公平,但從實戰的發展情況來看,其實卻又會顯得得非常的公平!
因為,正是在這種嚴酷的防禦作戰中,誌願軍戰士們反而不屈不撓地與敵人進行抗爭,泱泱大國的龍的傳人們智慧是無窮的,在經過約半年的被動局麵後,誌願軍戰士們終於也和當初的美軍一樣,開始適應了美軍的打法,並且找到了切實可行的對抗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