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甘嶺戰役結束之後,誌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打出了一個狙擊兵嶺。
這仿佛是朝鮮戰場上的一個分水嶺,從那以後無論是誌願軍也好,是南朝鮮的軍隊也罷,狙擊手這個職業在朝鮮半島上開始變得極其興旺起來。
在一年多的戰鬥中,梟龍特種大隊和美國海軍突擊隊在兩軍中都擔當起了一定的曆史使命,就要要幫助誌願軍和南朝鮮的軍隊訓練出大批的狙擊手來,以備在戰場上進行大量的狙擊作戰。
經過一年時間的訓練和實戰,不知在什麼時候,誌願軍和南朝鮮的軍隊中都出現了大量的狙擊手,並且兩軍在對峙的陣地中進行了大量的針對性作戰。
但是,說實話對於狙擊手這個職業來說,南朝鮮軍隊從根子上與誌願軍有著質的區別,狙擊手的要求說高不高,除低不低,但有一些很現實的因素卻是南朝鮮官兵很難去克服和突破的。
槍法好,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很大,一個部隊無論敵我出幾個神槍手並不是難度,但可惜的是神槍手是神槍手,與狙擊手還有相當的距離。
狙擊手是什麼?
在戰場上除了槍法好之外,他們還要冷靜、堅忍、充滿耐心,他們要能適應各種天候的戰鬥,說白了就是要能吃得各種苦,忍受一般戰士根本不能接受的痛苦,他們在戰鬥之中甚至對待自己比對待敵人還要殘酷,他們基本上就是戰場上完美的殺人機器。
說到吃苦,這就不得不得對比一下南朝鮮軍隊和誌願軍兩軍傳統上的根本差異了,作為了以前的日偽軍為班底而成立的南朝鮮軍隊,深入李承晚資本主義思相腐朽的軍隊吃苦耐勞精神到底有多強,這個幾乎不用做太多的肯定。
而誌願軍呢?
誰都知道,這支軍隊的班底組成說白了就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勞苦大眾而組成的,在中國未曾解放前這些軍人吃足了苦,甚至還有走過二萬五千裏長征的壯舉,在整個世界上說起吃苦耐勞的軍隊,恐怕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相提並論。
所以,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那怕是美國海軍突擊隊同樣花了不少大力氣去培訓南朝鮮的官兵,希望他們中也能出現了一些戰鬥力非常強大的狙擊手,但是他們的訓練成績,還有與誌願軍的對戰結果都是相當的不如人意,這根本就是兩軍本質上的區別才造就了這種差異的,說白了南朝鮮的狙擊手僅有其形,卻沒有其實,他們隻不過是一些受過訓練的一幫子南朝鮮的神槍手而已,站在靶場打靶可能還不錯,可是要論實戰那就差強人意了。
現實同樣也說明了這一點,別看汪洋要對付的是八個南朝鮮的狙擊手,但是這些狙擊手戰鬥力與美國海軍突擊隊,還有梟龍特種大隊訓練出來的誌願軍狙擊手還是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第一目標,汪洋落在了敵人開始守在一起的兩個南朝鮮狙擊手身上,也許敵人也想到了汪洋會從後麵偷偷出手,將他們的狙擊手解決,所以為了防止萬一,這些南朝鮮的狙擊手都兩人守在一起的,這樣就算給人幹掉了,他們應該也能作出一些反應的。
但是,汪洋才沒有擔心這麼多呢,竟然決定對這兩個南朝鮮的狙擊手下手,當然他就想好怎麼去對付這兩個敵人,要知道梟龍特種大隊的戰士可不僅僅是槍法好得出奇,他們其他的本事也是出類拔萃的。
無聲無息之間,汪洋的身體在幾個輕輕的向前挪動當中就已經拔出了腰間的匕首,從側麵敵人置高點的下方迂回前進很快就到了敵人不到三步遠的位置,這個時候敵人目光還瞪著下麵的吉普車呢,可是汪洋突地一個箭步從其側後竄出,在敵人還沒反應之際,他左手向下一劈,狠狠地就劈在拿槍伏在地左側一個南朝鮮狙擊手的後頸之上。
很直接的一掌,這一掌來得突兀,但斬的位置卻是極為要害的,重擊暫時截斷了敵人大腦的輸血通道,使之大腦陷入缺氧狀態,根本還沒明白怎麼回事,這個倒黴的南朝鮮狙擊手連哼都沒哼一聲就軟下了頭。
突然出現的風聲,還汪洋一記刀斬之音帶著疾風當然立即就驚動了旁邊那位南朝鮮的狙擊手了,這名南朝鮮的狙擊手隻感覺到身邊陡然多了一個黑影,都不知道汪洋是怎麼出現的,就仿佛是從地上冒出來的一樣,但沉重的一擊卻讓他的同伴倒了下去,他怎麼不會驚恐萬分?
幾乎是想也不想,作為一個戰士的本能,這名南朝鮮的狙擊手立即下意識地向後退出一步,然後試圖將手的槍向後拉出就要對汪洋進行射擊。
但是,汪洋竟然敢一人對付他們兩個,這名南朝鮮狙擊手的反應汪洋早就計算在內了,要說動作的迅速南朝鮮的狙擊手更是拍馬也趕不上汪洋那練過‘鄉裏把式’的身手了。
右手的軍刀一直拿在手,將身邊那個南朝鮮狙擊手擊昏用的還是左手呢,另一個南朝鮮狙擊手剛作出反應,汪洋的右手就動了,仿佛閃電一般,在夜裏隻見汪洋的右手抽袖一揮,敵人的槍還沒舉起來,就感覺到黑夜裏一道讓人驚心動魄的暗芒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