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1804年3月13日,濟南章丘鄆城教授李格非的家中傳出女人的號叫聲,他的夫人王氏要生小孩了,產婆很焦急的為王氏接生,好不容易熬過了兩個時辰,終於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一個女娃呱呱墜地了。
李格非中年得女,初為人父,喜不自勝,小心翼翼的一邊抱著女兒,一邊關心妻子。看著懷裏的女兒越看越覺得可愛,便思量著要給千金取什麼名字。
他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王維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兩句詩,便回頭對妻子說:“我們的寶貝就取名李清照。”其妻王氏點頭讚同。
李格非夫婦很是疼愛李清照,其妻王氏對女兒寸步不離,照顧得無微不至。他有空閑的時候便逗樂女兒,聽她咿咿呀呀的學語。本以為從此一家三口能幸福美滿,可是天有不測風雲,王氏因生產女兒難產落下病根,需要天天喝藥,很是痛苦。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小李清照滿周歲,按照習俗要抓周,家裏人擺上了胭脂水粉、針線、食物和毛筆等東西,她毫不猶豫的爬去拿起了毛筆。大家便不約而同的笑了。異口同聲的說:“好!”
李清照周歲過後幾天,其母病情惡化。一日清晨起床,王氏突然咳嗽嘔吐一口氣上不來,眼前一黑倒地不起,李格非請來大夫確診妻子已經沒有了氣息,死亡了。
他忍不住淚如泉湧,泣不成聲,立刻為亡妻操辦後事,家裏忙亂了起來,又叫人捎信去通知親朋好友來吊唁亡妻。
等到第二天,李格非家裏的親朋好友才趕到他家,他在操辦亡妻後事的同時,還要照顧女兒,他抱著女兒接待前來吊唁亡妻的客人,女兒哭哭啼啼的,怎麼都哄不乖。
李辟非見此情況很同情弟弟,可是自己一個大男人也不知道怎麼帶娃。還好李格非的嫂子已經帶過兒子李迥,對帶娃很有經驗,便提出幫助照顧侄女。
其嫂子對夫君道:“你照顧好迥兒,我給侄女喂奶,再給她清洗幹淨。”
其嫂子將懷裏的兒子讓給李辟非抱,很心疼的抱過小侄女哺乳、照顧。
王氏入土為安後,李格非為亡妻守喪,未再娶。小李清照幸得伯母細心照顧,視為己出,得以一天天健康的成長著。
隨著時間流逝,小李清照漸漸地長大。
轉眼間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年,李格非為亡妻守喪期已滿,小李清照已經四歲了。
一天朝廷有人來到李格非的官宅命令李格非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李格非為亡妻守喪期滿時,即刻調到東京汴梁任職太學錄,欽此!”
“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格非接過聖旨。
由於他在汴梁還沒有宅子,便不得已將女兒送回了明水縣老家托付給嫂子,被迫與幼女分開,他心裏五味雜陳。
李格非臨走時依依不舍的抱了一下女兒,恭恭敬敬的對哥哥嫂嫂請求道:“還勞煩哥哥嫂嫂幫我照顧清照,我此去汴梁實在不能帶女兒去,我真心感激哥哥嫂子。”
“我這侄女可是我的心頭肉,我會照顧好她的,叔叔盡管放心,小清照正好和她哥哥李迥作伴,這兄妹倆可是一會兒都舍不得分開呢!”李辟非的妻子深情的安慰著李格非。
李格非上任後,李清照在大伯家和其堂哥李迥一起玩耍,過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