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萱跟鄭霜靠在房間的門邊上,相顧無言。

兩人年紀相差一歲,但這麼多年基本沒有交流,一時不知道聊什麼。

葉萱不是社交牛逼症的類型,鄭霜看上去就更不是了。

隻能大眼瞪小眼,尷尬地笑笑。

房間裏,葉媽跟姥姥說不到兩句話,又相互懟起來了,鄭舅舅、舅母和葉爸都在旁邊勸說。

她倆相處完全不像正常的親生母女啊。

母女倆相處,不要說都是溫情脈脈,就葉萱看來,她媽和她姥連陌生人都不如,倒像是有宿仇的一對。

說起話來,老是你曲解這個意思,她曲解那個意思。

明明挺正常的一句話,從兩人嘴巴裏講出來,入到另一人的耳朵,理解的意思就不一樣了。

例如葉媽明明說的是一句關心她姥姥身體的話,她姥就能理解成葉媽盼著她早死,然後一頓嘀咕。

她姥說一句人來就來帶這麼多東西幹什麼,大家都知道這是老人家擔心女兒自家東西不夠吃,葉媽卻能理解成姥姥責怪她顯擺,自己氣得不能行。

難怪葉媽不怎麼回娘家,逢年過節都是直接托人給錢送東西,就是人不願意去。

照這種相處模式,母女倆都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對方的意思,減少見麵反而能增進感情,見麵多了,反而啥感情都吵沒了。

據葉萱觀察,不管是鄭舅舅、舅母,還是表妹鄭霜,跟她姥姥相處都很和諧。

鄭舅母很自然地扶著姥姥從床上坐起來,給姥姥倒水,遞水,姥姥也很自然地接過水就喝,肯定平時就這麼照顧的。

這麼平和的氛圍,真看不出來是繼母和繼子一家,比起葉媽,倒更像是親生的一家人。

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問題。

誰能想到跟親生女兒都處不來的人,竟然跟繼子一家相處融洽。

葉媽雖然有時候風風火火,但也算是溫柔可親的性格,在家人親朋中,口碑都非常不錯。

怎麼就跟自己親娘處不來?

葉萱也算是第一次見識到氣場不合竟然也能在親母女之間發生。

她隨意打量起鄭家住的環境。

這是一套三居室,客廳也被隔成了一個房間,四個房間租給了四家人。

鄭家現在租的是其中一個大房間,差不多三十個平方,四個人都擠在這一個房間裏。

房間裏擺了一張1米的上下鋪,姥姥睡下鋪,鄭霜睡上鋪,一張1米5的大床,鄭天明夫妻睡,除此以外就隻有一張正方形折疊桌和2個塑料凳子。

房間裏沒有櫃子,角落裏疊放著幾個塑料整理箱,整理箱旁邊擺著一個5L的礦泉水桶,裏麵的水隻剩一個瓶底。

要是今天葉媽沒有送水過來,鄭家又需要排隊買水去了。

房間是沒有裝修過的毛坯,牆麵地麵都是粗糙無比的水泥沙麵。

葉萱用腳底在地麵輾了幾下,感覺有沙子脫落下來。

手在牆麵抹了一下,感覺用力一點,手就要被磨掉皮了。

以這個地麵和牆麵的粗糙程度,要是不小心磕到上麵,肯定得破皮流血。

鄭霜看到葉萱一直在跟水泥地麵較勁,終於找到一個話題:

“這些很磨人,是吧?有一次我奶差點摔跤,我媽扶了一把,結果她自己膝蓋著地,爬起來發現兩個膝蓋都破皮了,之後我們在屋裏,幹什麼都小心翼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