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男人做的“傻”事 (3)(1 / 2)

通過多年對中美教育過程的研究,我發現了一句對父母非常重要的啟示。對兒子來說,“母親帶大的兒子是男孩,父親帶大的兒子是男人”。對女兒來說,“父親是女兒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如果她沒有從父親那裏得到關愛和讚美,她會早早地把自己給予第一個讚美她,第一個說愛她的男人”。

鑒於父親在兒子生命中的重要性,我記住了,兒子要在父親的影子中變成男人。但是,我並未完全明白其中的內涵。直到自己的兒子漸漸長大,我才發現,我與兒子的交流比跟女兒的交流更加艱難。通常當我們為了一件事展開討論,然後討論變成爭議,最後陷入僵局時,我就把孩子的爸爸叫來。如果他正在上班,我就耐心在家等他回來,因為兒子已經把耳朵堵起來了。等孩子的爸爸回來,兩個男人坐下來,說了一會兒就說通了。

當這樣的情形不斷發生時,我終於明白,兒子長大了,他正在變成一個男子漢。我們的交流已經不是媽媽與兒子的談話,而是男人與女人的碰撞。我的說話方式,是女人的方式,所以我不能完全明白兒子的想法,更何況他擁有一個生長在美國的青少年的思維方式。

有的母親對我誇耀說,她的兒子很乖,很聽話。但這隻會令我開始為這個孩子擔心。如果一個兒子對母親言聽計從,他的男性思維方式就會慢慢退化,直到變得越來越不像男人。

父親不可能像母親一樣,婆婆媽媽地帶大孩子,但是,他的榜樣力量,他的理念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兒子需要這樣的男人幫助他成長為一個男子漢。但是,許多做父親的男人,卻不明白自己的責任所在。

有位做廠長的父親這樣講述他的經曆:“二十幾歲生兒子時,我根本沒有意識到他也需要與我交流,隻是覺得父親要擔負養家的責任。於是,十幾年如一日,我的心都放在事業上,天天出差在外,把家事全托付給妻子,自己不聞不問。直到有一天出差回到家,偶爾發現兒子的考試成績一塌糊塗,不由想起要教訓兒子一頓,卻聽到兒子對我說:‘我需要跟你進行男人對男人的談話。’這時我才意識到,兒子竟然長大成人了。”

麵對我,他感慨地說:“孩子成長的時段隻有一次,我一定要為他彌補上父子交流的斷層。”從此,他抓住一切機會與兒子交流。他們父子倆每天還要談一個小時。

對於女兒來說,前麵已經提到,如果她在父親身上得不到愛,就會到外麵尋求溫暖。這樣的女孩兒很可憐,但是也很可怕,因為一個不完整的家庭,給了她一個不健全的心態。有一天,當她為人妻為人母時,很可能會帶給自己的家庭一個不完整的形態。

然而,孩子從出生到成人的階段,正是許多男人事業最忙、最艱難、需要最大限度付出的階段。即使有千種理由不“管”孩子,作為一個聰明的男人,你無論如何要擠出精力來做這件事。放棄做父親的責任就等於放棄了享受與兒女共同成長的時光。兒女是你生命的延續,同時也是你人性的寫照。一旦有所遲疑,這個天倫之樂的階段將一去不複返。所以,不要做將來會後悔的事情,不要在孩子抱在手中時,還不明白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有句俗話說得好:“女人因為結婚而放棄擔憂,而男人因為結婚與生子,將麵對更多的擔憂。”

第六件不近女色的後患

一位老總因為夫人遠在加拿大陪著女兒讀書,為了家庭和睦,防止後院起火,決定隻任命男士做公司的主管以及他的秘書。這位丈夫對夫人的忠誠可敬可畏,然而,對於一個公司的正常運作來說,性別的單一化可不是一個健康的狀態。男女之間健康正常的交往對一個人的身心成長是利大於害的。

有時候,所謂“不近女色”的背後,往往隱藏了極大的渴望。平和的心態需要在挑戰與考驗中慢慢培養,司空見慣之後,方能見怪不怪。沒有見過世麵的人,對誘惑的抵抗能力隻會更弱。

一位從美國大公司派到中國出差的大齡未婚華裔男士,在賓館裏與一個妙齡女孩兒發生了一夜情,此後便一頭栽到了石榴裙下。不管女孩提出什麼物質要求,他都盡量一一滿足。但當他提出與女孩結婚時,女孩鄙夷地看著他:“不要想得這麼天真,你以為你是誰?你養得起我嗎?跟了你,不就屬於你一個人啦?我還要自由呢!”當他還繼續窮追不舍時,女孩失蹤了。他按女孩給他的地址去找人,卻隻得到一個“查無此人”的結果。他還是不甘心,又回到他們相遇的賓館,癡心地等待著……他簡直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第3節四類“沒種”的男人

什麼叫“沒有種”?其實就是沒有根基、沒有擔當,讓人瞧不起的人。沒有種的男人不一定不是好人,有時甚至很可憐,他們是那種可愛一時、可恨一世的人。正是他們的可憐造就了他們的可恨,他們的可恨鑄成了他們的悲哀。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1.祥林叔

在這個世界上,要從千萬人中找到一個與自己性情相投相伴終身的人,總是千辛萬苦。也許這個人看上了張三,張三卻偏偏看上王麻子,而這個不知趣的王麻子不久又失蹤了。張三不懂事,王麻子無情無義……大家都在捉迷藏,玩把戲。原本你倆牽手就可以過一輩子的好事,偏要搞得苦兮兮的,以為這樣的生活才豐富多彩……倘若不是這樣,哪裏會有這麼多的悲劇流芳百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