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與美玉在一起的時候,她的丈夫非常幸福,因為美玉一心一意地愛他。久而久之,他發現,他變成美玉生命中為她填補感情空洞的人,空洞越填越深,舊的沒有填滿,新的缺口又出來。以前大家在一起是因為相戀時的新鮮感,但是當一切成為枯燥的重複,彼此在一起成為責任與義務的時候,丈夫開始累了,倦了,開始不滿了。一來二去,婚姻的路,越走越艱難。
故事之二
怡霞在美國留學的兩年裏,交往了幾位西方男朋友,最後,終於與一個美國男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怡霞常常為一點小事引起爭端,吵得多了,美國丈夫也累了,便求她去看心理醫生。開始怡霞非常生氣,後來,算給丈夫一個麵子,她去了。
漸漸地,在心理醫生的引導下,怡霞居然變得快樂起來。心理醫生讓怡霞走進時間隧道的反方向,不知不覺之中,怡霞的記憶閘門被打開了……
一個盛夏的晚上,家裏沒有大人,隻有怡霞和鄰居的小男孩兒坐在飯桌邊無憂無慮地玩著撲克牌。爸爸下班回來,突然抓著那個男孩就是一拳,幾乎把他打出家門,接著一個巴掌打到怡霞的臉上。爸爸罵女兒是“小流氓”、“臭婊子”……
那時怡霞隻有六七歲。爸爸還說,天這麼黑了,男女在一起不會幹正經事情,人小鬼大,沒有一個好東西……
大概在怡霞10歲左右,她的父母離婚了。在離婚前的幾年中,父母幾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這使年幼的怡霞沒有任何安全感。這直接導致她長大後,再也不願意相信任何男人,甚至多次懷疑自己神經有問題。
在心理醫生診所,怡霞痛哭起來,因為她從未想到,一個遙遠得快要忘卻的記憶,竟然是她人生中與異性交往不順的根源。
怡霞當初答應丈夫的求婚,是很勉強的,因為她內心中覺得男人一個也靠不住。但是,她現在非常感謝無條件愛著自己的丈夫,因為他給予她的不僅是耐心,更重要的是身心的健康。
故事之三
兩位閨中密友蘇和靜一起來到了美國。她們的丈夫也先後赴美與她們團聚。
蘇與靜簡直好得像一個人一樣。隻要她們兩人中任何一人有不順心的事情,一定要對對方講。甚至,她們彼此都有對方的家門鑰匙。如果蘇與丈夫吵架,靜的家就是蘇的避風港,同樣,對靜來說,蘇的家也是如此。她們的心態是一樣的,在她們眼中,男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女人永遠都不能向男人低頭。所以,她們的信條是,絕對不能在丈夫麵前吃虧。當她們因與丈夫發生衝突而互相訴說時,從對方那裏得到的信息不是如何互相諒解,如何改變自己,而是如何讓自己占上風。這導致兩人的家庭矛盾越來越激化,並最終先後走向離婚。
男人走了,生活卻未能平靜下來。在這兩個女人開始相依為命的情感世界裏,矛盾卻迅速滋生。原來,遇到不順心的事,除了互相傾訴之外,她們可以分別回到自己家裏發火、撒野,甚至去仇恨,現在卻隻能把對方變成發泄積怨的對象。這樣一來,兩個人的友情“炸”了,炸得最終成了敵人。
曾聽一位婚姻專家這樣說:“女人如果想單身一輩子,最好找來一位惡女做朋友,因為她會時刻告誡你如何恨男人!”
故事之四
最後再講一位男人吧。
第一次見到軍是在華人春季盛大聚會上。當一位朋友把他帶到我們麵前向大家介紹時,我對身邊的一位女友說:“軍長得真不錯,活像是電影明星啊。他可是我來美國這麼多年,看到的最帥氣的男人。”
女友卻笑了笑說:“看他那愁眉苦臉的樣子,長得再好,也讓人看了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