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太師一黨被全部清除,這是張喆從蚩風嘴裏得知,這次雷霆行動著實讓人刮目相看,快,準,狠,那每日裏砍的頭,都多的數不過來。
還有更多的人被打上了犯罪的烙印,然後發配到這世外桃源的邊緣去開墾荒地。
這些細皮嫩肉的官宦子弟,哪裏會開墾荒地,去了之後,活下來的希望很是渺茫。但是,總比砍頭要強。
這是平叛後的第一次朝會,胖子坐在大殿上,下麵為首的是自己的皇叔,文官為首的是一個大家都不熟悉的年輕人,還有一個人,更加奇怪,沒有朝服,身邊竟然還有一隻餓狼。
張喆看著那些人,心裏想,你們看不上的這個人叫李耳,以後,就是你們的老子。
這日,胖子果然是天選之人,雖然還是胖,但是已經沒有了平日裏憨憨的表情,穩坐那裏,眼神堅毅,聲音洪亮,下麵的官員們彙報善後事宜,竟然連思考時間都不需要,這證明胖子早就心中有數。
如今,朝中大半人受到鄒信的牽連,胖子也並不是一棍子打死,受脅迫,或者罪行不嚴重的,就放鬆了一下尺度,那些死黨或者蠱惑的人,則沒有一個好下場。
明辨是非,胖子還是能夠做到的。
這一場風波,轟轟烈烈而起,就這樣悄悄地落下了。
但是,朝堂的風波僅限於朝堂,鄒信隻是野心泛濫,在處理朝政上還是有自己的水平的,甚至張喆都覺得,如果鄒信真的做了王上,可能真的比胖子更適合。
老百姓就當茶餘飯後的調料談了一段時間,隻有那些高門大院在討論誰家的誰又擔任了什麼官,誰家的誰受到誰的牽連,最後又被揪了出來。
鄒信的事情,胖子也有很大的過錯,如果不是他裝瘋賣傻,不至於朝政易主,也不會有這次的風波。
在胖子的一生中,鄒信事件可以大書特書,但是在曆史的長河中,鄒信就像一顆翻不起水花的小石子一樣,甚至連胖子也是。
風波過去後,有一個人是最開心的,他就是李耳。
“李耳,此番評判,你是功不可沒啊,王上還想著怎麼去賞你 。”張喆調侃道。
“喆兄,我李耳這次絕對不是救誰,絕對不是為誰,我為的是這裏的百姓。喆兄,你發現了沒有,雖然這裏與世隔絕,但是這鄒信的事情卻屢見不鮮。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人應該怎樣地活著才有意義。”
“鄒信位高權重,不可一世,倫學文,滿腹經綸,在皇城都不多見。論能力,擔任太師,處理國事遊刃有餘。但是,這樣一個人為什麼最後卻這個下場,我一直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這就是人心吧。”
“本來,我以為,人就應該自己做好自己,人人都做好自己了,這個世間不就好了嗎。但是,現在我不這麼認為,特別是這一路走來,讓我更加看清了人性,更加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張喆認真地看著李耳,這個人終於從學術中走了出來,走到了生活中,一個真正的人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