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站在台下的宋仁宗趙禎,時年二十三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少年模樣。
【筆者知道宋仁宗是趙禎廟號,但寫作乃是上帝視角,所以在後文中稱仁宗並不為過,略略略~】
因為沒能找到宋仁宗年輕時候的畫像,筆者隻好把中年宋仁宗畫像進行了簡單的美白去皺處理……
在仁宗的身旁,還站著一個玉麵少年郎,這少年乃是內侍(太監)張茂則。
張茂則自從淨身入宮後,已是多年沒有走出過宮門了,他今日跟隨仁宗偷偷溜出來,原本還有些興奮。
可此刻看著正在吹口哨的仁宗皇帝,他的臉上就隻剩下擔憂了。
他不禁在想,今天的事若是被太後知道了,恐怕要打斷自己的三條腿,不對,自己哪還有三條腿了啊!
兩條,就隻有兩條啦……
都怪那個叫夏劍的小廝!
此事說來話長,仁宗素愛吃蟹,在今晨犯了嘴癮,但是他“多苦風痰”,太後早已下令“禁蝦海蟹海物不得進禦”,於是乎,他便打算偷偷溜出皇宮,去到樊樓吃蟹。
仁宗命人沿路布好明哨暗探,換好便服,帶著張茂則出了宮門,卻不曾想,路上有一個笑嗬嗬的小廝攔住了兩人的去路。
小廝自稱夏劍,說是醉月樓急需一批氣氛組演員,隻需去往醉月樓門前做一些“托”的勾當,便可得到五百文錢,除此之外,還管一頓飯。
仁宗不缺錢,但他的用度都是由專人撥到內藏庫的,還從未靠自己的付出賺過錢,一聽做“托”有錢可拿,不由得來了興致,便一口答應了下來。
此刻的吹口哨行為,便是小廝的要求之一。
但說實話,仁宗後悔了,因為小廝沒說女子會是這副打扮。
穿得那麼大膽,他還在下麵吹口哨,實在是……太羞恥了!
不過,仁宗的口哨卻沒有停下,他固執的認為,既然已經答應了別人就不可失信於人,更何況他還是君主。
終於,在一炷香後,台上的姑娘們走了下去,仁宗也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接著,仁宗便見一少年郎走上了高台。
這少年眉目舒朗,麵如冠玉,一表人才,端得是生了一副好皮囊。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少年的眼眶烏青,也不知是被人毆打所致,還是天生的眼疾。
呃……其實,走上高台的人是任小白。
眼眶嘛,自然是被揍的嘍!
任小白眼眸掃過台下黑壓壓的人群,忍不住心下得意,此次營銷計劃很成功,給自己點個讚。
任小白從懷中拿出了一張紙,清清嗓子,隨即朗聲道。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們,大家好!”
說罷,他便把目光投向了仁宗等人,微微頷首,像是在暗示什麼。
遠處,曹正與程琳亦是在緊緊盯著仁宗,生怕他出現意外。
可越怕什麼,越是會來什麼,意外果然不出意外的來了。
隻見,一個身著青衣的小廝,在仁宗皇帝的屁股上,踢了一腳!!!
二人已是目瞪口呆。
那家夥是不是瘋了!
這……這……這算行刺官家嗎?